主监控银行制地研究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研究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范围内银企关系中国家干预过强、银行信 贷软约束、企业内部人控制、银企信息不对称与地位不平等、金融监管不力与信用环 境恶化等问题出发,探索了我国银企关系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出路,提出了建立主监控 银行制的构想。 所谓主监控银行制,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接受国家(政府)赋权,对与其自主发 生主要债权债务关系的国有企业组织银团信贷,实行财务全程监控和相机治理,确保 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的银企关系制度。这一制度既区别于市场主导的银企关系制度, 又区别于纯银行主导的银企关系制度,而是一种由国家(政府)赋权、银行主导的银 企关系制度。 本研究运用现代管理学,制度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制度分析法以及模型建构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制度研究的视角,对建 立主监控银行制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论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我国银企关系发展中的制度缺 陷,并将这些缺陷归纳为制度化过程进展缓慢、制度嫁接与本土不适应、制度环境建 设滞后等重要方面,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成为我国银企关系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重要 前提。 接着,论文研究了美、德、日三国的银企关系制度,分析了其制度产生的背景, 比较了其制度本身的优劣,研究了它们对我国的适应性,认为,当今世界上两种典型 的银企关系制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性银企关系制度和以日、德为代表的主办 (主持)银行制度,都有它们在自己国家生存发展的特殊土壤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然而却不可直接照搬于我国。这是本文之所以下决心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银企关系 制度的动力。 进而,论文分析了银企关系制度在世界银企关系发展史上的几种重要的制度演进 过程,包括无限责任制向有限责任制的转变、不自愿破产向策略性的自愿破产的转变, 以及银行经营中混业-分业-混业的变迁过程。对这一制度演进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 明确:利益冲突是银企关系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国家干预是处理银企关系的外部宏 观机制,银行主导是对企业实施监控的有效手段,分业经营是银行经营专业化与银企 关系规范化的重要途径。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发育不完善、有较强的集中制传统、 银企关系制度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启迪。 在上述基础上,论文着重阐明了主监控银行制的立论基点、选择依据、以及国家 赋权、银行主导、对债务企业加强银行监控以逼迫企业财务透明的基本思想,并从制 度安排和制度环境相适应的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匹配的理 论等方面,论述了主监控银行制的理论基础,还对企业在接受贷款前提下能让出的控 制权进行了分析,导出了企业为了获得融资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 最后,论文对主监控银行制进行了具体架构。其要点是:国家赋权,政企分开; 银行主导,分业经营;主行监控,相机治理;利率制约,控制垄断;银团合作,利益 共享;宏观协调,法律保障。论文还对这一制度与现在试行的主办银行制度进行了比 较,并对这一新的银企关系制度下的信用问题、银行垄断问题、银行信贷资金软约束 问题进行了讨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第一,提出并论述了一种新的银企关系制度——主监控 银行制;第二,进行了银行在企业中通过贷款形成的控制权分析,并导出了企业为了 获得贷款所必须放弃的控制权的均衡解;第三,进行了主监控银行制的架构,并分析 了这种制度架构对解决企业信用问题、银行垄断问题、信贷资金软约束问题提供的制 度支持。 关键词:银企关系  银企关系制度  主监控银行制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企业 Abstract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too strong intervention of state, the soft restriction of bank credit, internal control, the inequality of the status between the banks and enterprises,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credit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d the reform and

文档评论(0)

ww8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