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地理.ppt
* 中国古代地理概况 之 历代行政区划 及 首都 历代行政区划 —— 先秦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是将地理和人口面貌政治化的一种趋势,这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相传黄帝时代已“画野分州”,至尧时分为“十二州”,而《尚书·禹贡》则将上古时期我国中原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关于九州之说 《尚书·禹贡》:冀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梁州 。 《周礼·职方》:冀州、豫州、青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 《尔雅·释地》:冀州、豫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营州。 《吕氏春秋》: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依据山川地势的自然分界 把自然区划与诸侯国的疆域形势结合起来,成为全国的政治形势图 历代行政区划 —— 先秦 周代实行分封,建立了许多诸侯国。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春秋时十二个主要的诸侯国及其都城如图示。 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 都城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北);后迁临淄(今山东淄博北) 都城唐(今山西临汾西);后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晋景公迁至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仍称绛 原都城居雍(今陕西凤翔);献公迁至栎阳(今陕西高陵东北);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 都城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迁至郢(今湖北江陵北) 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市) 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 都城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后迁州来(今安徽凤台),以州来为下蔡,汝南为上蔡 都城曹(今山东定陶) 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 都城蓟(今北京市) 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市) 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历代行政区划 —— 先秦 战国时期,经过诸侯的兼并,形成了七个诸侯国。 都城咸阳 都城安邑(山西翼城县附近),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迁都后魏国又称梁 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景侯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哀侯迁至新郑 都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后迁邯郸(今河北邯郸市) 都城郢 都城蓟 都城临淄 历代行政区划 —— 秦 我国辽阔版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秦王朝的统一第一次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秦以前的夏商时代,其统治区域大体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以今山西、河南、陕西交界地区为中心。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当时的统治区域已西至今甘肃,南达长江以南,东到今山东,北达今辽宁。经过春秋战国的厮杀和兼并,各国间的文化得以沟通,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秦朝的疆域已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达今广西。 历代行政区划 —— 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郡、县两级的行政区划。这种体制,后来一直为历代所沿用。秦初定三十六郡,其中主要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巨鹿、鱼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后来随着秦王朝版图的扩大,又增添了南海、桂林、象郡、闽中、九原等郡,全国所设县约有一千余个。 历代行政区划 —— 汉 汉承秦制,行政区划主要是郡县两级,但与郡平行的还有国。所谓“国”,就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不一。由于诸侯国阻碍中央政令的执行,汉景帝以后采取“削藩”政策,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各置刺史一人,是监察官,巡查所蜀郡国,称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其名称为:豫、兖、青、徐、冀、幽、并、凉、益、荆、扬、交趾,朔方。后来又在京师附近七郡设“司隶校尉部”,性质同十三部。东汉时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仍是十三部或十三州,但性质已逐渐变成郡上面的一级行政区划。 历代行政区划 —— 南北朝 南北朝时行政区划仍有州、郡、县三级。西晋分全国为十九州。后来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朝和北朝各自的版图都缩小了,而州却不断增多,到陈末有五十七个州。因此,州和郡的辖境就变得差不多了。 历代行政区划 —— 隋 隋统一全国后,废郡,而以州县为两级行政区划。隋炀帝时,改州为郡。 历代行政区划 —— 唐 东到大海 西达咸海 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南及南海 历代行政区划 —— 唐 唐代也设置监察区,称“道”,略等于汉代的州。 关内道(治凤翔) 河东道(治太原) 河南道(治洛阳)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大名) 淮南道(治扬州) 山南道(治襄州,今湖北襄樊) 岭南道(治广州) 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乐都) 剑南道(治成都) 江南道(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兴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 东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doc
- 东南航空职业学校五四表彰预报表.doc
- 东方机床厂.docx
- 东江风景.ppt
- 丝路重镇.doc
- 两位乘两位数单元复习.ppt.ppt
- 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4月28日公开课).ppt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1.ppt
- 严也是爱.ppt
- 2025年教育领域数据可视化效果优化研究报告.docx
- 昆明市官渡区大学附属会展学校聘用制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深度挖掘2025年储能技术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docx
-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治理案例:人工智能与人类生存权的冲突.docx
- 2025-2030年太阳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少儿艺术培训直播平台技术实现方案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资源化产业园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评估报告.docx
- 新疆克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真题2024.docx
- 服装零售连锁单店盈利优化方案与2025年成功案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