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文化4.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茶文化4.ppt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疾疵,自称桑苧翁,别号东冈子、竟陵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在《新唐书》、《唐才子传》中有传,《全唐文》、《文苑英华》中收有《陆文学自传》。关于他的生卒年,尤其是生年,很难确定,较为公认说法是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卒年一般根据《新唐书》本传“贞元末”的记载,定为贞元二十年(804年)。 陆羽小时被龙盖寺(今西塔寺)智积和尚收养,“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予执儒典不屈”, “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 十馀岁时 从寺里出逃 杂技戏班 竟陵太守李齐物 火门山邹夫子 竟陵郡司马崔辅国 至德初(至德元年为756年) 因避安史之乱 渡江 吴兴(今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 诗僧皎然(俗姓谢,名清昼,乃谢灵运之十世孙) 结为忘年之交。 上元初(上元元年为760年),隐居苕溪,闭门著书,《陆文学自传》记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 此外,据现代学者的收集研究,尚有《杼山记》、《吴兴记》、《吴兴图经》、《灵隐天竺二寺记》、《武林山记》、《顾渚山记》、《茶记》、《水品》、《警年》、《穷神记》、《教坊录》、《五高僧传》等。 参与了由湖州刺史颜真卿(颜氏于大历八年,即773年被贬为湖州刺史,大历十二年,即777年重返朝廷)主持的类书《韵海镜源》的编撰。 同时,陆羽还是一位诗人,和皎然、颜真卿、张志和、戴叔伦等人多有唱和往还。 陆羽本质上是一位修养非常全面的文人,在茶学、史学和方志学等方面的成绩尤为显著。因此,朝廷先后诏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但陆羽皆不就职。陆羽后来以茶学闻名于世,是因除《茶经》以外,其他著作均已失传的原因。 陆羽在湖州时开始撰写《茶经》,为此曾实地考察了许多产茶区,并数易其稿,最终于780年付梓刊行。《茶经》全书共七千馀字,分三卷十节。 卷上《一之源》,叙述茶的起源历史,野生茶树和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植物学性状,“茶”的字源,茶树生育的生态条件,茶树的栽培方法,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和茶的效用。 《二之具》记载茶的采制工具共19种,分为采茶工具,蒸茶工具,捣茶工具,拍茶工具,焙茶工具,穿茶工具,封茶工具。 《三之造》叙述唐代饼茶的采制方法和品质鉴别方法,谈采制,重点在采不在制,谈鉴别时强调了制造技术与品质的辨证关系,对具体的鉴别方法则留下悬念,所谓“茶之否臧,存于口诀”,但未谈内容。 卷中《四之器》叙述了二十八种煮茶和饮茶用具,分为生火用具,煮茶用具,烤茶、碾茶和量茶用具,盛水、滤水和取水用具,盛盐和取盐用具,饮茶用具,盛器和摆设用具,清洁用具等。 卷下《五之煮》讲述茶汤的调制,也就是饼茶的烤煮方法,着重论述烤茶的方法和烤茶的燃料,煮茶的水和如何煮茶,以及如何饮茶。 《六之饮》论述饮茶的现实意义,饮茶的沿革和饮茶的方式。再三强调饮茶的特殊意义——精神生活的享受,并以“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提示从采造到煮饮都应力求其精。 《七之事》较为全面地收集了从上古至唐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其内容可分为医药、史料、诗词歌赋、神异、注释和其他七类。 《八之出》论述唐代的茶叶产地以及各地茶叶品质的高低。 《九之略》阐述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器皿,在某些情况下,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必备的。 《十之图》指出将《茶经》全文写在白绢上,分4幅或6幅悬挂于室内,以指导人们进行茶的产、制、煮、饮。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植物学、生态学、选种学、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制茶学、审评学、地理学、水文学、民俗学、史学、文学 有研究者认为《茶经》是“茶叶百科全书”、“茶叶文化宝库”、“世界茶叶的经典”,是世界茶学、茶文化之源。 陆羽第一次对茶学进行了如此详细的总结,同时,创造了包括茶艺(茶文化的艺术形式,是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进行的习茶——选茶、备器、择水、取火、烹治、品饮艺术,即饮茶艺术。茶、水、器、火、人、境是构成茶艺的六要素)、茶道(以茶艺为外在形式,以精神为内核的理论阐发)、茶事(茶文化在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