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专科论文范例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号: 毕 业 论 文 (2013届专科) 题 目:不同大豆品种生理性状、 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学 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作物生产技术 姓 名: 刘 婧 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 06月 15 日 目 录 中文摘要()┉┉┉┉┉┉┉┉┉┉┉┉┉┉┉┉┉┉┉┉┉┉┉┉┉┉┉1 前言┉┉┉┉┉┉┉┉┉┉┉┉┉┉┉┉┉┉┉┉┉┉┉┉┉┉┉┉┉┉┉┉┉┉3 1材料与方法┉┉┉┉┉┉┉┉┉┉┉┉┉┉┉┉┉┉┉┉┉┉┉┉┉┉┉┉8 1.1供试的豆品种 ┉┉┉┉┉┉┉┉┉┉┉┉┉┉┉┉┉┉┉┉┉┉┉┉┉┉8 1.2田间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8 1.2.1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的研究 ┉┉┉┉┉┉┉┉┉┉┉┉┉┉┉┉┉┉┉┉8 1.2.2叶绿素、光合速率等指标的测定 ┉┉┉┉┉┉┉┉┉┉┉┉┉┉┉┉┉┉┉9 1.2.3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9 1.2.4小区测产┉┉┉┉┉┉┉┉┉┉┉┉┉┉ ┉┉┉┉┉┉ ┉┉┉┉┉┉┉┉9 1.2.5数据处理和分析 ┉┉┉┉┉┉┉┉┉┉┉┉┉┉┉┉┉┉┉┉┉┉┉┉┉┉9 2结果和分析┉┉┉┉┉┉┉┉┉┉┉┉┉┉┉┉┉┉┉┉┉┉┉┉┉┉10 2.1不同品种产量方差分析┉┉┉┉┉┉┉┉┉┉┉┉┉┉┉┉┉┉┉10 2.2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10 2.3生物产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12 2.4叶绿素、光合速率等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13 2.4.1叶绿素含量(SPAD)与产量的相关性┉┉┉┉┉┉┉┉┉┉┉┉┉┉┉┉┉13 2.4.2光合速率及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14 2.5伤流量及伤流液中氨基酸、硝态氮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15 2.5.1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含量┉┉┉┉┉┉┉┉┉┉┉┉┉┉┉┉┉┉┉15 2.5.2伤流量、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16 2.6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17 3结论与讨论┉┉┉┉┉┉┉┉┉┉┉┉┉┉┉┉┉┉┉┉┉┉┉┉┉┉18 3.1结论┉┉┉┉┉┉┉┉┉┉┉┉┉┉┉┉┉┉┉┉┉┉┉┉┉┉┉18 3.2讨论┉┉┉┉┉┉┉┉┉┉┉┉┉┉┉┉┉┉┉┉┉┉┉┉┉┉┉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1 摘 要 为了考察各项生理性状在不同时期对产量的影响,以8个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在苗期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与产量相关不显著,随着生育进程推进,相关系数逐渐增大,在结荚期较大,鼓粒期达最大,成熟期有所下降;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在鼓粒期为0.769,达到显著水平;生物产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鼓粒期分别为0.787和0.871,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从6月26日到8月18日叶绿素含量(SPAD)与产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逐渐增加,到结荚鼓粒期(8月18日)达到最大,为0.473;在7月3日和7月30日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结荚期(7月30日)的相关系数比开花期(7月3日)的大;伤流量、氨基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6,硝态氮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三项指标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为:荚重粒重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结荚高度茎重分枝数,荚重与产量关联系数为0.487;粒重为0.438,分枝数与产量关联系数最小,仅有0.184。 关键词: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 ;相关性 前言 大豆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对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满足对植物蛋白、油脂的要求,发展畜牧业、食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据常汝镇(2000)报到,单产从1949年的616.9Kg/hm2提高到1999年的1790Kg/hm2,总播种面积也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更为迅猛,中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1790Kg/hm2)已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2141 Kg/hm2 ),与美国(2452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