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分支杆菌属及相似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章分支杆菌属及相似属

第二十三章 分支杆菌属及相似属 分支杆菌是革蓝氏阳性的抗酸菌,由于其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耐干燥和可作为佐剂的特点。 牛分之杆菌是牛结核的病原,其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 迟发性变态反应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免疫不能防止强毒菌的感染,主要采用检疫淘汰的方法净化牛场。 三、培养特性 1.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加入鸡蛋、血清、牛乳、甘油、马铃薯可促进其生长。 2.生长缓慢,初次分离需10~30天才能看到菌落生长速度,禽>猪>牛。 3.鉴别培养基:罗杰二氏培养基、丙酮酸培养基、小川培养基:菌落粗糙,隆起,不透明,边缘不整齐,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 4.甘油肉汤:由于菌体含有脂类而巯水,形成浮于液面有皱褶的菌膜,培养基透明。 七、致病机理(了解) 致病过程以细胞内寄生和形成局部病灶为特点。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肺逃避,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消化降解,相反在其内壁繁殖形成病灶,产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被吞噬C,T细胞与B细胞包围形成结核结节。免疫力低下时,病灶可能破溃,菌体进入支气管随痰咳出体外,或者病灶液化细菌进入血液及其它器官造成死亡。对于免疫力强者,局限性病灶在活化的巨噬C作用下,其内细菌停止生长,病灶钙化而痊愈。 2.结核杆菌在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同时,迟发性变态反应也随之产生。二者均由于细胞介导,但诱导物质不同。 ①结核菌素注入体内产生变态反应,但不产生免疫,因为它刺激T细胞产生巨噬C移动抑制因子导致变态反应。 ②结核杆菌核蛋白体RNA注射体内,产生免疫而不产生变态反应,并刺激T细胞产生结核杆菌生长抑制因子,从而特异性抑制巨噬C内的结核杆菌的繁殖。 * * 章节题目: 第23章分支杆菌及相关属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染色、形态、细胞壁结构、培养特点和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了解禽结核、副结核分支杆菌的重要特征 本节重点:结核分支杆菌的染色、形态、细胞壁结构、培养特点和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本节难点:分支杆菌的细胞壁结构特征及其与抗酸性的关系 第十四章 分支杆菌属及相似属 第一节 分支杆菌属 结核分支杆菌:(结核杆菌) 牛分支杆菌 禽分支杆菌 副结核分支杆菌 一、致病性 结核杆菌:主要致人、灵长类的结核病,山羊和家禽对此菌 不敏感。 牛分支杆菌:致牛、猪、绵羊、山羊的结核病,人喝牛奶感 染,患肠结核,家禽不敏感。 禽分支杆菌:致禽类结核,引起猪局限性病灶。 二、形态及染色特征 结核分支杆菌:细长,直或微弯曲的杆菌,单在,少数排列 成丛。 牛分支杆菌:菌体短而粗。 禽分支杆菌:多形性。 陈旧培养基或干酪性病灶内菌体可见分支现象,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G+具有抗酸染色特性。 (抗酸染色:先用碳酸复红染色,再用3%盐酸酒精脱色,最后美兰复染,结核杆菌为红色,非抗酸菌染为蓝色。原因:菌体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类脂,包括腊质D和分支菌酸,能抵抗含酸酒精脱色) 类脂成分有效地刺激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故分支杆菌被制成免疫佐剂得到普通应用。 四、抗原性 人型和牛分支杆菌具有相同抗原性,禽分支杆菌有独特抗原性。 五、抵抗力 由于C壁中含有类脂,对外抵抗力很强,干燥环境存活6~8个月,对湿热抵抗力较弱,62~63℃ 15min或煮沸即可,对4% NaOH 、3% HCl、6% H2SO4抵抗力。 六、变异性 1.1-10μg/ml异烟肼可诱导该菌形态变异产生L型,C壁消失。 2.陈旧培养基上菌落由R→S,毒力由强变弱。 卡介苗(BCG):卡氏和介氏将牛分支杆菌在含甘油马铃薯培养 基上培养连续13年,传代230代,使有毒菌株变为毒力减弱菌株,对人,牛不致病,成为现在著名的卡介苗。 八、免疫性与变态反应 1.细菌进入机体后,机体主要产生细胞免疫,但也产生体液免疫,才者存在分离现象,病情加重时细胞免疫减弱而体液免疫增强,病情稳定或康复动物,细胞免疫达到一定水平而抗体水较低。重病动物细胞免疫甚至消失,但血清抗体显著升高。 九、微生物学诊断 1.取材(痰液,器官的结核结节),涂片染色镜检,抗酸染色可见红色成丛杆菌,初诊为结核杆菌。 2.分离培养:病料用4% NaOH或6% H2SO4处理除15min,除去杂菌→离心取沉淀接种于培养基上37℃培养8周,每周观察1次。 3.生化试验 4.动物接种:病料处理后豚鼠皮下注射0.5ml,3~5周后局剖淋巴节肿大变硬,逐渐形成溃疡,有脓性排出物,5~6周后动物衰竭死亡。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肝、脾、肺有弥温性结核衰竭死亡。 *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