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2.22
* 3.角钢 ∠肢宽度×肢厚度 等肢角钢 ∠长肢宽度×短肢宽度×肢厚度 不等肢角钢 * 4.H型钢 分为: 宽翼缘HW、中翼缘HM、窄翼缘HN b h t1 t2 表示方法: H高度×宽度×腹板厚度×翼缘厚度 如: Hh×b×t1×t2 5.钢管 t D 表示方法: Φ外径×壁厚 分为无缝管和焊接管 * (三)冷弯薄壁型钢 壁厚1.5~5mm 压型钢板壁厚0.4~1.5mm * 与Q235钢相当的国外钢材(fy=235~255 N/mm2) : A36美国) ,43A、43B(英国), St37(德国),SM41(日本),Fe360(ISO)等。 与Q345钢、Q390钢和Q420钢相当的国外钢种为: A242,A440,A441(美国); 50A-D,55C-E(英国) St52,St70(德国); SM50,SM53,SM58(日本)。 * 本章小结 1.钢材的工作性能 2.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3.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4.钢材疲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结构用钢材的种类和规格 * 2.硫(S):有害元素,热脆性。不得超过0.05%。 3.磷(P):有害元素,冷脆性。抗腐蚀能力略有提高,可焊性降低。不得超过0.045%。 4.锰(Mn):合金元素。弱脱氧剂。与S形成MnS,熔点1600℃,可以消除一部分S的有害作用。 5.硅(Si):合金元素。强脱氧剂。 6.钒(V):合金元素。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其碳化物具有高温稳定性,适用于受荷较大的焊接结构。 * 7.氧(O):有害杂质,与S相似。 8.氮(N):有害杂质,与P相似。 9.铜(Cu):提高抗锈蚀性,提高强度,对可焊性有影响。 二.冶金缺陷 常见的冶金缺陷有: 偏析:化学成分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非金属夹杂; 气孔; 裂纹等。 * 三、钢材的硬化 冷作硬化——当荷载超过材料比例极限卸载后,出现残余变形,再次加载则比例极限(或屈服点)提高的现象,也称“应变硬化”。 时效硬化——随时间的增长,碳和氮的化合物从晶体中析出,使材料硬化的现象。 * 四、温度影响 1.正温范围 200℃以内对钢材性能无大影响.该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总的趋势是强度、弹性模量降低,塑性增大。 800 600 400 200 0 N/mm2 E fu δ fy 200 400 600 温度对钢材机械性能的影响 20 40 60 80 δ% 220 210 200 190 180 170 160 Ex103 T(0C) * 250℃左右抗拉强度略有提高,塑性降低,脆性增加—蓝脆现象(表面氧化膜呈蓝色),该温度区段称为“蓝脆区”。 260~320℃产生徐变现象。 600℃左右弹性模量趋于零 ,承载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 当温度低于常温时,钢材的脆性倾向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材料强度略有提高,但其塑性和韧性降低,该现象称为低温冷脆。 2.负温范围 脆性破坏 转变过渡区段 塑性破坏 反弯点 试验温度T0C 冲击断裂功Cv T1 T2 T0 冲击韧性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 五、应力集中 1.应力集中的概念 构件表面不平整,有刻槽、缺口,厚度突变时,应力不均匀,力线变曲折,缺陷处有高峰应力—应力集中。 * 2.减小应力集中现象的措施 1:2.5 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性能,当承受静力荷载且在常温下工作时,只要符合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可以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 一、概念 1、循环荷载——结构或构件承受的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P P 1 1 A 1-1 A 2.4 钢材的疲劳 * (1)应力循环 (2)应力循环特征—应力比ρ --构件截面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3)应力幅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从最大到最小重复一次为一次循环,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差为应力幅: 为常量 常幅循环: 为变量 变幅循环: +σ -σ t * (b)脉冲循环 (a)完全对称循环 (c)不完全对称循环 (d)不完全对称循环 * 2.钢材的疲劳 在循环荷载(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经过有限次循环,钢材发生破坏的现象,称之为疲劳。 3.疲劳破坏的机理 疲劳破坏是损伤积累的结果。 缺陷→微观裂纹→宏观裂纹。 4.疲劳破坏的特征 属于脆性破坏,截面平均应力小于屈服点。 * 5.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 (1)构件和连接的分类 规范将构件和连接的种类分为 8类,第1类为轧制的型钢(残余应力小)疲劳强度最高;第8类为角焊缝应力集中最严重疲劳强度最低。 详见钢结构设计规范“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附表6)”。 * 焊缝附近主体金属的应力由: 实际应力循环均形成在拉应力范围 (2)应力幅(Δ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