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西方政治制度教材大纲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古代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1.城邦民主制的含义:是指城邦国家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的政治制度。 2.雅典民主制的经济基础:奴隶制经济。 3.雅典城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构成: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五百人会议。 4.雅典城邦的平民势力与贵族势力的斗争及其导致的梭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平民处境日益恶化,同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 经济发展,出身平民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与债务奴隶制存在尖锐矛盾,要求改变城邦政治结构,分享政治权力,以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 在这种背景下,导致了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内容:一是在经济上,颁布“解除债务令”。二是在社会结构上,以财产而不是按血亲划分 社会等级。三是在政治上,消弱贵族会议的权力,提升公民大会的作用,建立了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梭伦改革的意义:是雅典平民反 对贵族寡头斗争的一次胜利,揭开了雅典政治改革的序幕,为奴隶制城邦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平民领袖克里斯梯尼进一步推进的雅典政治改革的动因,内容和意义:动因:反对氏族贵族制;内容:1、以地区原则划分的新选区替代按氏族组成的旧选区;2、以五百人会议替代以前的四百人会议,以此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并执行公民大会决议;3、建立陶片放逐法;意义:结束了雅典平民反对氏族贵族斗争的长期过程,确立了雅典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完成了雅典由氏族社会向国家的历史过渡。 6.分析雅典民主制的阶级局限性和形式的局限性: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只有在人口和地域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才能实行。 (二)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罗马王政时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它是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渡时期,政治制度是军事民主制。主要内容有:1、库里亚大会,即罗马的人民大会;2、元老院,即长老院(相当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3、王,或译勒克斯(军事首长,身兼最高祭司和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2.古罗马共和时代政治制度的内容:新老贵族连袂执政,全体罗马公民有限参与的寡头民主制;其内容有:1、人民大会(两种形式:森杜里亚大会即百人队大会以及特里布大会即平民大会);2、元老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3、行政官吏:执政官(两人组成,拥有军事权和民政 权);独裁官(国家紧急状态下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有最高的军事权和民政权),行政长官(诉讼方面的最高长官);监察官;保民官。 3.古罗马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内容: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先后采取了三种体制:1、元首体制(奥古斯都体制),他只用元首,保民官和军事长官的称号,实际上凌驾于元老院、一切官员和全体人民之上。2、四帝共治体制,戴克里先把帝国划分四个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两名为奥古斯都,两名为凯撒。3、君士坦丁体制,他废除四帝共治体制,从而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是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4.古罗马帝国军事独裁统治元首体制的含义:即奥古斯都体制,奥古斯都保留了共和制的形式,他本人通过共和制的合法程序当选为元老院“首席元老”,人民大会的“首席公民”,并被任命为终身执政官(兼监察官权)、终身保民官、行政长官、大省总督;实际上是凌驾于元老院、一切官员和全体人民之上。同时还建立了一套与共和制政权并存的元首制新机构:元首的专员督办、元首的“御前会议”、元首的“内务府”。帝国的实质在于行省。 5.古罗马帝国军事独裁统治四帝共治体制的含义:宫廷卫队首领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为帝。从此君主取代元首成为帝国君王的称号,罗马进入正式的君主制统治时代。他把罗马分为四个部分,由四个统治者治理,两名为奥古斯都,两名为凯撒,他掌握帝国的最高权力。在四帝共治体制下,元老院的权力被剥夺,所有与共和制相关的职位均成了荣誉称号,全部权力集中在君主和以君主为首的官僚机构中。 6.古罗马帝国军事独裁统治君士坦丁体制的含义:君士坦丁废除了四帝共治制,从而成为罗马世界唯一的统治者,所有高级军政官员完全由皇帝指派,皇帝的意志成为唯一的法律,皇帝本身也已神话。君士坦丁体制是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7.古罗马氏族社会解体向城邦过渡的必然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某些氏族逐渐变成氏族贵族,并掌握权力,而平民无权分得公地,不能参加库里亚大会和担任公职,却要纳税和服兵役,这种只尽业务不享有权力的地位,引起平民和贵族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平民的人数超过贵族,在经济和军事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政治上受排挤受摆布受歧视的地位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要求形成中的罗马城邦国家按照财产的多寡,而不是按照氏族门第来确定管辖下的居民的权力和义务。此外,氏族制度也越来越表现出它不适应罗马统治和扩张的性格。导致了罗马第六王·赛维图里乌的改革,并且打乱了氏族血缘关系。 8.古罗马政治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1、王政时代;2、共和时代;3、帝国时代。 9.古罗马政治制度对现代西方国家共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