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简介作者.ppt
一、简介作者 胡适(1891~1962)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胡适是安徽绩溪人(,1891年出生于上海。幼时就读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1904年(13岁)赴上海,入梅溪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 国民党也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国民党——他提倡个性自由,主张民主啊、人权啊,结果两党都不喜欢他,他两党都不喜欢,只好旅居美国。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影响太大了,蒋介石想利用他。1962年病逝于台湾。 一生拥有35个博士学位。当然大多数是各国名牌大学赠送的“名誉博士”。 二、整体感知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 (二)母亲除了督促“我”学习外,还训练“我”做人。那么她是如何做的呢? 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确实是一种爱的表现, 严中透出的是爱,那么母亲对我的爱还有慈中透出的爱。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事例。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和李大钊、陈独秀主办《新青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极大。 1938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抗日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1957年旅居美国——因为大陆解放了,共产党不喜欢他,50年代还组织过对“胡适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当然他也不喜欢共产党,大陆是不能呆的。 1.请从文中找出胡适对母亲评价的词语 恩师、慈母、严父、严师 2.在这些评语中,胡适称母亲“母”、“父”、“师”。“母”这个称呼无须解释,但为什么是“父”、是“师”呢? 称母亲是“父”是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三岁零八个月)就没有了父亲,母亲既当妈又当爸。 称母亲是“师”,是因为母亲督促我学习,又训导我做人。 三、认真研读 (一)母亲是如何督促我学习的呢? 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可见:母亲非常重视我的学业。 《胡适自传 四十自述》中找到例证: 师:胡适的母亲对他的学业非常的重视,可以说是不惜“重金”栽培”胡适。母亲这颗望子成龙的心,古今都是一样,想必同学们的妈妈也一定天天唠叨着:好好读书啊!看到你不理想的成绩,就千方百计地让你去参加各种补习班,甚至花大笔的钱,请家教给你进行一对以的补习。你说如何看待你母亲的这些言行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当时的胡适跟你们有一样的苦恼,他也觉得母亲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多过关心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可可能会发生改变,胡适也一样。那么我们来看看,后来胡适是如何看待母亲对他学习上的重视的? 资料助读: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突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突然过来问我道:“糜,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到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 ——《胡适自传·四十自述》,第24—25页 可以说,由这件事胡适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那么现在你再好好回忆母亲的言行,是不是又多了一份对她的理解了呢? a.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 b.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重点)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我”做人上的训导。是极其严格的,胡适对母亲的评价中有两个词语也都出现了“严”字。那么,你能理解母亲的“严”吗? 老师赠言:母亲对“我”要求严格,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希望我上进,养成良好的品性。 希望你们能体会到。 明确: 1、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 从这句话可见母亲早早就醒来了,但是她不会吵醒我,想让我多睡一会而儿。 2、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 说明母亲一直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3、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由此可见,母亲真的如文中所说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