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主讲:黄冈中学优秀生物教师 徐海军 一、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细胞中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自变量:人为可以改变的量。 2、因变量:随自变量而改变的量。 二、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能量。   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三、酶本质的探索 1、巴斯德:酶与酵母活细胞有关,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不能变成酒精。 2、李比希:发酵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有关,并且只能在酵母细胞死亡裂解释放后才起作用。 3、毕希纳:发酵与化学物质有关,与细胞死活无关。 4、索姆纳:酶是蛋白质。 四、酶的特性 1、酶的定义:酶是指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2、酶的特性    3、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 4、酶的活性随pH的变化 - 返回 -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B) 2、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A )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3、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煮沸冷却的淀粉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试管各2mL,接着又用量筒取2mL新鲜唾液加入甲试管,又用该量筒(未作任何处理)取2mL清水加入乙试管,振荡甲、乙两试管后放入37 ℃温水中10min。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令人不解的是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 ) A.对照A和B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说明淀粉均未被彻底分解 C.继续滴加碘液后,乙试管溶液应该变蓝 D.温水中放置10min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问题 4、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分子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在人体消化道中,淀粉能通过酶的作用被水解,但纤维素不能被水解,其原因是( A) A.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 B.纤维素水解的最适温度比淀粉高得多 C.纤维素水解的最适酸碱度与淀粉水解的不同 D.人体的消化道不够长 5、将药物装入米纸(淀粉)做的胶囊中,可有效减轻某些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酶显然具有专一性,胃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活性丧失,不再起消化作用 C.开水冲服使唾液和胃液稀释,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 D.胶囊在口腔中经过的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来不及对胶囊起作用 6、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B ) 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       B.X点代表Tb、Y点代表Tc 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       D.X点代表Ta、Z点代表Tc 7、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B)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要保留更长的一段时间。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玉米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单糖 B.沸水浸泡后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因为高温使分解甜味物质的酶失活 C.该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D.新采摘的玉米果穗放入冰箱低温储藏不能延长甜味保留的时间 9、有人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立即冷却,然后取几只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溶液,30 ℃保温,均加入少量冷藏提取液。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只是把提取液进行80 ℃热处理。然后绘成曲线如图所示,分别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是(D ) A.a、b、c            B.c、b、a C.a、c、b            D.b、a、c 10、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小麦淀粉酶在35 ℃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B.0 ℃和100 ℃时,酶的催化效率都降为0 C.A图曲线表示从0~3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