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在”洁富美 “内涵”高大上巴彦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doc
“外在”洁富美 “内涵”高大上巴彦县“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2015年,巴彦县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合村庄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为手段,坚持特色化规划,多元化投入,集约化建设,整体化配套,社区化管理,着力打造优势产业突出、人居环境较好、功能设施完备、社区服务完善,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新建蔬菜大棚442亩,新建改建养殖小区9.13万平方米,改造节能型农村住宅671户,修建白色路面31.1公里,修建村内砂石路25公里,村屯植树38万株;改扩建体育休闲广场4处。
美丽乡村上水平
打造生态园林型新农村
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巴彦县成立了工作推进组,制定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计划,邀请专家制定县、乡、村三级建设方案,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机关干部包主要建设村、相关部门包项目的工作责任制。
巴彦县在围绕全面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重点打造6个市级20个县级示范村建设,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特色乡村,打造成为“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在示范村建设上,全县重点开展6个市级示范村的全面打造工程,做到扎实推进示范村上规模,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上水平,努力打造规划有序、环境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生态园林型新农村。
全力做好市级示范村(新社区)建设工作。巴彦港镇沿江村、西集镇繁荣村、兴旺村、松花江乡永常村、洼兴镇高丽寨村、龙泉镇福乡村作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按照年初的建设稳步推进,包括6个规划编制、15000平方米养殖小区建设、改造农民住宅210户、农机库房建设6000平方米、粮食晾晒场建设12000平方米,10公里屯间路硬化已完成垫层基础,安全饮水工程1处、植树2.9万株。
“外在”整治环境
“内涵”提升品位
宽阔平坦的通村水泥路,规划整齐的绿化带,宽敞洁净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洼兴镇长发村赵纯屯村头巷道,给人干净、舒爽的感觉。“以前,我们村里是脏、乱、差,现在好了,村里规划了柴草集中堆放点。村民爱护、保护村内卫生的意识提高了。如今,我们的居住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村党支部书记罗凤武自豪地说。
长发村的变化是巴彦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洼兴镇按照“巩固成果,提升标准,拓展内容,健全机制,持续深化”的总体思路,继续把清脏治乱作为专项行动的标志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重点对连村路、大街小巷等脏乱差区域进行彻底治理。
年初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80万元,出动劳力0.6万人次,车辆0.2万辆次,清运垃圾5万吨,清理边沟264条,农村沉积多年的垃圾堆、柴草垛得到清理,旧貌换新颜。
“美丽乡村”建设有“外在”,更要有“内涵”。洼兴镇今年确定了做强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精商贸业、做活旅游业的工作思路,决心用3年时间实现打造成区域内的“粮牧大镇、商贸重镇、宜居靓镇、旅游名镇”的目标,按照区域“产业中心、居住中心、基础设施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的定位和建设标准,全方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规模大、设施全、环境美”的中心城镇。通村公路三年会战,全镇共硬化农村公路175公里,占应硬化85%;到2014年末,全镇泥草房改造总面积是9.8万平方米,改造户数近千户,全镇居民砖瓦化率达90%;年内,全镇91个自然屯全部并入大网,实现一网供水。
政策引导产业带动
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
兴隆镇民主村位于巴彦县北部,有14个自然屯,耕地面积32541亩,人口5299人,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080元。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民主村已由昔日的省级贫困村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哈尔滨市小康示范村。
自2006年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民主村在书记栾忠臣的带领下,依靠政策支持,抢抓机遇,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修订并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定了,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民主村修通了路和桥,治理了常年泛滥的漂河,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经济也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组建了民主村农合会,组建了养猪、养牛、特色种植和劳务输出等多个脱贫致富联合体,效果明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借助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绿色瓜菜、水稻、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种植;大力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养猪小区现已发展到5个,养猪大户发展到325户,年生猪饲养量达10万头。黄牛养殖户18户,黄牛饲养量420头。奶牛养殖场1个,奶牛存栏达260余头。禽类饲养量达7万多只。去年全村畜牧业实现收入8274万元;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目前已输出劳务1170人,实现年工资性收入2059万元;大力招商引资,创办了丰源奶站、木材加工、实木门加工、顺发塑钢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