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陋室铭学案
十 陋室铭
主备:朱晓波 审核_______班级____ 姓名_______使用日期:第___周,星期____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知识链接 ◎刘禹锡的诗: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陋室铭》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一、预习任务:(广泛阅读,积累知识)
1.阅读课文及书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阅读《同步练习》38页内容,《补充练习》40页“小卡片”内容。要求:了解作者、“铭”、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作背景。
二、考考自己:(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1.文题中“陋室”很好理解,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铭”是什么意思呢?
2.我对陋室的主人了解吗?
3.给加点字注音。
调素琴 ( ) 案牍( ) 鸿儒 ( ) 惟吾德馨( )
(以上内容课前完成)
三、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自己试一试: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友情提醒:遇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词句,可以请教一下同桌或组长,也可以咨询老师。
2.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
案牍之劳形( )( )
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4.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韵的字有: 5.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四、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1.你能用原文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陋室”的情况吗?
①居住环境—— ②交往朋友—— ③日常活动—— 2.陋室有哪些特点?你觉得作者是在描写“陋室”“简陋”吗?这种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 ”。
3.文章开始就写了陋室吗?
4.山因“仙”出名,水有“龙”灵验,陋室的闪光点在哪里呢?
5.陋室主人的德馨,暗示了陋室不陋。那么,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呢? 6.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7.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8.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五、课堂检测(验证自己,我真行)
1.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总结全文。先以“ ”“ ”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有力地表现了作者 , 的高尚情操。这是一种 的写法。 2.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你认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高尚哪个更重要?学了本文,我们受到哪些启示呢?
六、课后巩固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完成《导学案》。
七、学有所悟: 涟水县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学案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再担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新版VDA6.3-2023过程审核精品教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鲁教版Unit5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知识点教案.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公考《申论》题县乡卷附解析.pdf VIP
- DB4401T+282—2024准《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技术规范》.docx VIP
- 600MW火电机组节能对标指导手册_PDF电子书下载 高清 带索引书签目录_sample_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编著_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pdf VIP
- 高手接话:高情商的讲话方法.pdf VIP
- 蓝色商务供应商采购供应商管理培训PPT模板.pptx VIP
- 八年级英语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测试题.docx VIP
- 建设银行2025开封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