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及信用创造效应分析.docVIP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及信用创造效应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及信用创造效应分析.doc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及信用创造效应分析   摘要:   从整体上研究了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包含发行数量、规模、发行机构、投资币种、收益类型、投资期限、销售模式和二级交易市场发展等几个方面。并从监管、投资者保护和理财产品二级流通市场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分析;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现状   1.1产品收益率整体提高   2014年我国约三分之二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5%以上,远高于同期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同时,相较于2011-2013年间以3%-5%为主的理财产品市场,整体有所提高。从图1可以观察到近五年来理财产品收益率经历从2%-3%为主到5%-8%为主的上升通道,这与我国2009年以来CPI较快增长相一致。   1.2城商行作为发行主体,异军突起   自2004年起,五大国有控股银行工农中建交、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在华的外资银行相继开始发售理财产品。起初,国内银行采取与境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合作的同业理财模式。之后,随着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国内银行逐步摆脱境外机构,开始主导市场发展。2008年以来,在政府“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转型及中小城市投资真财富管理需求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商业银行也加入了这场“战争”。   2010-2012年,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增长迅猛,无论是产品发行量还是发行机构数均大幅提升;2010年仅有52家城商行发行1582款理财产品,在全市场中占比,13.11%;2012年80家城商行发行了8605款理财产品,占比26.55%,产品余额533.22亿元,占全市场10.42%;2014年117家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了20662款理财产,占全市场31%,超过国有控股银行成为市场主力。   1.3理财产品投资期限短期化   2012-2014年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得以延续。一方面缘于商业银行对存贷比考核导致关键时点发行理财产品吸收存款的需求;另一方面较短的期限也满足了投资者对高流动性需求。通整理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平均委托期短期化趋势明显,自2004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委托期逐渐缩短;2014年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的平均委托期较2013年稍有上升,约为121天。理财产品定价趋于市场化:一方面,保本型理财产品作为存款替代工具,定价突破了存款利率的上限,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尝试;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反映出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方面的状况。年末揽储效应明显,临近年关时某些商业银行为达到存款指标不计成本的发售高收率理财产品,加大了理财产品利差,而存贷比考核通过后则会停止这些做法,使利差迅速回落。   1.4非保本产品占主导   由于非保本型和保本型的核算机制不同,推动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向非保本型的转变。针对保本型理财产品,银监会明确规定:“银行应将理财资金及投资的资产纳入银行表内核算管理,并计提必要的风险拨备。”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因为银行不需承担相应的风险而计入表外。因此非保本型发行数量的飙升也表明了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进行表外扩张的现状。   从产品收益类型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有保本型向非保本型转变的趋势依然延续。2010年,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共计5868款,占比19%;2012年,非保本型产品供给超2万款,占比63%,市场占有率增长22%,绝对支数相当于2010的4倍;2014年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达到4.5万款,占据了约三分之二的市场,尽管市场占有率较2013年的70%小幅下降,但绝对数量超2012年发售支数两倍,约为2013年1.5倍。投资币种始于美元,兴于人民币2004年银行开始发售理财产品时,外币理财产品占据了约九成的市场份额,是市场的主力,其中以美元型理财产品为领头羊,单类占比超过60%;相比之下,人民币理财产品只有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此后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发行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发展迅猛,到2008年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品种,此后继续维持这一势头,截止2014年,市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超过97%,是现在市场的绝对主要品种。从2004年的13款,到2014年的6.45万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数量在十年年中增长近5000倍;外币理财产品数量增长15倍,且呈现冲高回归的趋势,在2011年到达最大值约3050款,之后有所下降,2014年共计约1872款。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信用扩张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信用扩张主要通过抬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揽储,为表内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提供支持;同时,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将表内资产表外化,进行表外融资。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表外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