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装备在太湖水域船舶上的应用.doc
现代科技装备在太湖水域船舶上的应用
摘要:地处江浙两省的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水域面积为2338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苏南经济的崛起,沟通江浙的水上捷径――太湖航线航行船舶呈增长势头,效益明显,但受地形、环境影响,太湖湖面气候变幻无常、航行风险大,也是内河航行风险极高的航道之一。笔者就如何采用科技装备,提高太湖航线的风险防范能力,谈谈个人体会。
关键词:科技装备;太湖水域;船舶;应用
中图分类号:U6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2-0058-02
1特定的地形、气候形成了太湖天气的变幻无常
太湖水域宽阔、湖区暗礁及自然航道较多,航行条件差,水位浅,平均水深仅为1.8米,河床呈鹅蛋状、平坦、坚硬,遭遇雷暴天气,波短浪大,频率快。气象上由于地理特殊与水体上作用,天气变化比陆地明显复杂,特别是温度高,湿度高,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湖面发生的雷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远远高于平原,大风巨浪容易将太湖水位顶托,使太湖水位与导流的河道发生罕见的倒落差,加上太湖缺少有效的避风措施,航行船舶难于预见自身的危险,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船沉事件,危及人身安全。据统计,每年因风灾引起的沉船、事故高据各类事故的首位。
2船员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船舶险情不断
“无风亦有三尺浪”这是太湖的谚语,当地的渔民进太湖必须要掌握天气变化,仅限于白天航行,但受到水运市场效益的驱使和太湖航线的便利、高效,大多数船员对航行太湖都没有深层次的安全认识,没有及时了解太湖气象,关注太湖气象变化,喜欢锚泊在太湖的航标上,个别船舶重船不封舱,导致了事故发生的主观因素,发生了沉船事故后,船员往往自救意识差,惊慌失措,必要的救生、消防设备放置不当,难于找到,只能在茫茫太湖中到处漂浮,增加了搜救难度,有可能筋疲力尽,溺水而亡;有可能长时间浸泡被冻死。2004年7月3日中午,太湖遭遇50年来未遇的巨风巨浪天气,共有40余艘船舶沉没,135名船员遇险,虽然经湖州、苏州两地海事、公安、安监等部门携手相救,共救助船员129人,仍有6人溺水而亡。事后调查分析,大多数船员思想麻痹,没有及时收听气象预报,了解太湖天气变化,无视海事部门的封航信号和命令,未办理船舶签证就擅自驶入太湖,酿成了悲剧,教训十分深刻。但仍有部分船户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航行于太湖,遇险求助电话还是不断。
3科学管理手段的单一致使风险防范的滞后
太湖分属江苏的无锡、苏州、宜兴,浙江的湖州、长兴五地海事部门管辖。太湖航线的开通后,各地的管理体系和要求各不相同,信息资源没有互享,搜救体系没有统一,管理沟通相对缺乏,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搜救联动机制,各管一方,导致预防和搜救在时间和空间的滞后。搜救时不仅受到风浪的威胁,而且受到渔网、浅滩、暗礁的影响,搜救艇随时熄火、搁浅,搜救难度和危险度都很高。“7?3”风灾时,接到报警湖州海事第一时间调动四艘大功率海事艇向太湖全力搜救,由于狂风巨浪的袭击,接连三次都无法驶向出事地点,被大风顶了回来,直到大风回落下来,才能进行搜救和援助,或多或少影响了搜救效率。
“7?3”风灾后,两省海事部门对太湖航线的风险有了新的认识,近几年来,海事部门在硬件管理上不断投入,完善。加强了两地海事的交流、合作,提高了太湖的风险预防和搜救能力,建立完善了联动机制,使船舶航行太湖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3.1管理设施的投入、完善,给船舶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2006年2月,苏州海事部门的太湖搜救体系率先开始在2号桥建立太湖水上搜救中心,在西山、东山的西部、东部、南部建设、完善三处船舶避风港,完善通讯设施建设,设立太湖水陆气象监控点,对湖区天气变化进行观测和预报。随后无锡也启动水上搜救中心,建造抗十一级台风的搜救艇,抗十级的救助艇,确保了船民自救行程缩至半小时,搜救时间缩短至一个小时。南太湖的湖州同样重视,在进入太湖的新港口、杨家埠设立2个大型船舶避风锚地。揽桩、安全配套设施一应齐全,一次能容纳300艘船舶进港避风,制定了船舶锚泊规定,在南太湖设立了风情信号台,随时发布风情警报信号,花费300万元打造了太湖搜救艇,抗风等级十级以上,雷达导航GPS定位,配备了救生冲锋舟,组建了搜救队伍。推出港航短信平台,为进出太湖的船户定制了港航短信,随时发布气象、通航信息,南太湖搜救中心正在建造之中,形成无锡、苏州、湖州三地立体成面的搜救体系。从而在硬件上提升太湖航线的风险预防和搜救能力,提高船舶抗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反映能力。
3.2 GPS动态监管有效地科学防范风险
通过财政补贴船户,太湖航行的船舶都设立GPS系统,实施动态报港。该系统集视频、地理信息平台、船舶综合数据为一体,极大地方便现场监管,并且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