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怨”什么?为何“怨”?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整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怜爱。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滋”:润湿。“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这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同】 1、《望》的第一句 “海上生明月”就和《春》的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惊人的相似。(写景) 2、《望》的第三四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春》中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几句的概括总结。(相思情) 3、《望》的“不堪盈手赠”和《春》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在审美价值上相同。都是用幼稚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行动来表现相思之苦的感情。用手来捧月光,用帘子把月光卷去,拂去捣衣砧上的月光,这些做法同样的可笑,无用。但是它们在感情的体现上是那么的相似。越无用,越体现相思之情,美感就越强烈。这就是他们在审美上的相同。 4、《望》中的“还寝梦佳期”和《春》中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都是以梦来写相思。 【异】 1、《望》在“海上生明月”时,想的是“天涯共此时”,表达了天下有情人的共同的心声。张九龄从“小我”想到了“大我”。而《春》只是局限在游子和闺中之妇的范围中。 2、《望》中“怨”月中有“怜”月,《春》中只有“怨”。《望》在表达相思的手法上较《春》曲折而丰富。《望》有“情人怨遥夜“,又有”灭烛怜光满“,又“怨”又“怜” 把相思双方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完美的统一起来。情感真切,艺术感染力强。 3、《望》的结尾比《春》的表现力更含蓄更有余味。《望》在写望月无法排遣怀人的相思之情后,以 “还寝梦佳期”结束,后面没有多余的语言了。就会让读者揪心,“佳期”怎样?梦到了吗?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烈。而《春》写梦后,又写到了“江潭落月复西斜”,写到了“碣石潇湘无限路”,想到了 “不知乘月几人归?” [唐]张九龄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政治家。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张九龄 朗读 一、初读诗歌,体会情感。 借月怀远,表达思念之情。 再读诗歌,争取背诵,并探究诗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 辽阔无边的大海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这一句写景,意境雄浑阔大,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乃千古佳句。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拟人之态,富有动感。与张若虚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 情人:友人、故人;恋人。 “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远人,而伊人“此时”也在同望这轮月,思念着“我” 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我思人——人思我) “天涯共此时” :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有含蓄、蕴藉的美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即景抒情,情景交融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怨”:埋怨,怨恨。 在这个明亮的月夜,抒情主人公不能入眠,埋怨长夜漫漫,孤寂难耐;埋怨夜空辽远,不可相闻。故而心思远人,彻夜不息。 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孤寂和对远人的思念之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月光如此柔和恬静,可爱怜人。“我”心系远人,真希望捧一掬美月华赠献远人。然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明月何皎皎》)。 化用典故 可以,能够 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相思相念之情。 不能赠月,怎么办? “寻梦”,以求佳期。 这是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怀远之情更为具体、更有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