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闭幕致辞.docVIP

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闭幕致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闭幕致辞

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闭幕致辞 心神感应,自然而然 申荷永 作者简介: 申荷永,心理学家。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澳门城市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 IAAP暨ISST中国发展组织负责人,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AAP)主要创办人,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主要发起人之一,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SPSSI)资深国际会员,“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主要组织者,爱诺思(Eranos)基金会“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1997,2007)主讲人。 为期5天的“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当帷幕徐徐落下的时候,积蕴的情感亦然在酝酿,亦然充满着这某大的会场,承载着这特别的5天的相聚,凝结成一个完美的记忆。 在会议开幕时的“引言”中,我曾经解释了会标“思”的设计与内涵。实际上,在这构思与设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自发展现出来的故事,一个关于“心神感应”的故事。 我最初的思路,是想用《易经》之咸卦的卦象来设计会标,所表达的意思也与爱诺思基金会主席的贺词不谋而合:真正的会议应该能够开启具有无限意义的相互交流与理解的体验,真正的会议能够超越会议的表面形式,而在人们的交流与理解之中产生真正的意义。 于是,在会议之前,我曾邀请几位研究《易经》以及美术设计的朋友,在家里一起讨论这“咸卦”的设计。《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同时,我曾把这咸卦之“感应”翻译为“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 因为汉字感应(應)之中皆有“心”为主体,并且把这“感应”作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第一原理。 但是,把“咸卦”的六爻化为一种会标的设计也并非易事,我们后来采用了“思”的设计。不过,这“咸卦”之感应的意象已经出现,并且逐渐体现在了我们会议的过程中。 首先,是在会议之前,我与几位朋友共同讨论“咸卦”与“思”之会标设计那天,富有兴趣的讨论持续到了午夜时分,我左脚的拇指偶然间阵阵疼痛,使我联想到这“咸卦”之初爻初显——“咸其拇”,但当时纯属个人体验,也并未说出。 会议的第一天,约翰·比毕代表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做主题发言,吸引了全体与会的学者;下午我们一起走去宾馆,他在上楼梯的时候,抬脚“不慎”,小腿磕碰受伤。我在搀扶他的时候,联想到了“咸卦”之六二爻——“咸其腓”,心中还念叨竟然如此之巧合,但仍然并未声张。随后,傅剑平教授做了关于《易经》的报告,同样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学者。我们一起参观六祖慧能的“国恩寺”,与会的国内外学者同在那里的斋堂共进午餐。而就在午餐的时候,傅剑平从坐的椅子上反倒过去摔到了地上……此时,由于傅剑平也知道我们一起讨论“咸卦”之感应设计的背景,于是我也就脱口而出:“你看,这咸卦的第三爻”也出现了。咸卦之九三曰:“咸其股,执其随,往吉。” 于是,尽管我们使用的是“思”之整合的会标设计,但是这咸卦之感应,时刻伴随着我们。于是,到了会议结束的时候,那是我们大家相处的第5天,在肇庆“七星岩”的松涛宾馆;下午3点左右,约翰·比毕在做大会的结束发言。当时我协助杨广学教授为约翰·比毕的发言做翻译,一起站在会场的前面。约翰·比毕充满感情地回顾了为期5天的会议,流露着对“分离”的依依不舍……他的情感也影响了整个会场,坐在前排的戴维·罗森和斯坦·马伦等人的眼中已经是充满了眼水……而我自己,为了不至于被那种充满了的感情影响到言语的表达,不得不转过身去以便能有所控制……于是,我对约翰·比毕,以及对着与会者们说,这就是《易经》咸卦之第四爻了——感于心!“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程颐有言:“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故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咸卦之第四爻,正为感于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 咸为感应,而观“應”(应)字的构成,其中有“雁”之形象;雁为合群之候鸟,有人性,飞行有序,常为“人”形。《说文解字》有云:“雁,鸟也。从隹,从人。”徐鉉等注为:“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昏(婚)礼用之,故从人。”正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虽则千里之外,亦相呼应。元好问曾有传世诗篇——“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作者在此词前曾写有小序说,“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

文档评论(0)

mk80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