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女性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doc
农村女性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
柏拉图说:“美德只有一种,而罪恶的形式却是无数的,女性犯罪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恶行之一。”女性逐渐在犯罪性别比重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分量,其中一直在人们眼中勤劳朴实、善良本分的农村女性又占了女性犯罪中的越来越高的比重。本文将对农村女性的犯罪现状统计进行汇总,试对犯罪的特点与犯罪心理进行探讨分析,寻找对策,以期能有效遏制农村女性的犯罪势头。
一、农村女性犯罪现状统计及特点分析
(一)农村女性犯罪现状统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犯罪的比例增长较快,20世纪70-80年代约占6%-7%,现在已达10%-20%。而据笔者查找相关数据显示,女性犯罪中又属农村女性居多,具体数据如下可查:
据德保县人民检察院统计,2006年至2008年12月,其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涉嫌犯罪的妇女43人,其中,城镇妇女4人,农村妇女39人,农村妇女占90.68%;经审查,批准逮捕40人;向法院提起公诉38人;法院认定有罪32人,被判无期徒刑1人,占总判决人数的3.15%;被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2人,占判决总人数的6.25%;被判不满3年有期徒刑的19人,占判决总人数的59.37%①。
据遂平县人民检察院统计,2006年至2009年,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农村女性犯罪嫌疑人共计66人,其中2006年13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比例为6.25%;2007年8人;2008年22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的比例达7.33%;2009年23人,占当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的比例跃升到了10%②。
据湖南某女子监狱对118名女犯的调查发现,其中103人为农村妇女,占总数的87.3%;据曲靖市两级人民法院公布,曲靖市两级法院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上半年一审审结的农村女性犯罪案件分别为60件、100件、140件、101件,年增幅高于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农村女性犯罪特点分析
1.犯罪数量逐年上升。从整个大环境来说,犯罪是不断下降的,但是农村女性犯罪却是恰恰相反,呈总体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从笔者上文呈现的数据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2.犯罪主体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且文化素质低。农村女性犯罪主体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最大的特点,即集中在18到50岁之间的中青年。对于那些城市外来的打工妹来说,单纯无知、涉世未深、年轻气盛再加上受到城市各种物欲横流现象的影响,在虚荣心、盲目攀比心理的影响之下,在欲壑难填的情况下就容易走上歧途,付出欲望的代价;对于中年农村女性而言,正处于人生负担重担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精神压力巨大,物质生活的匮乏,遇事很容易走极端。
3.犯罪类型日益多样化且暴力倾向增强。据人民政协报一次调查显示,农村女性犯罪类型已扩展到包括间谍、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帮助犯),组织、容留卖淫,贩卖、运输毒品,诈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窝藏、包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收购赃物、交通肇事、过失致人重伤等。
除此之外就是暴力犯罪不断上升。传统的女性犯罪大多以盗窃、诈骗等犯罪类型,但是现在故意伤害、投毒、放火、强迫卖淫罪等犯罪类型都是司空见惯[3].
二、农村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农村女性犯罪人自身的因素――文化程度低
我国农村女性犯罪中从受教育程度而言,文化程度偏低与农村女性走上犯罪道路有极大的联系。大量发生在农村的女性犯罪都是因本身受到侵害后文化素质低,法律知识贫乏,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和家人,而采用“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手段走向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女性犯罪人所属家庭的因素
毫无疑问,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根据1997年联合国《国家的进步》报告中提到,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妇女在她的一生中遭遇暴力,大多是她的家人。同时,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有家庭暴力,尤其是农村家庭。究其根源,一是有些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在家庭中没有地位,经常遭到丈夫打骂;二是丈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为丈夫是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可以随便打骂,女性在受到家庭暴力时最初的容忍都是像“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可当这种侵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受虐的女性在激愤难消的情况下会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从而采取伤害或杀人的方式进行“反抗”。
(三)农村女性犯罪人所属社会因素
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角色是相夫教子,以家庭主妇的身份出现社会中,基本上不用顾及家庭的经济来源、家庭安危等问题。而今,女性已经成为和男性共担家庭和社会重任,并继续相夫教子的角色,可以说女性如今面临的压力已经大于男性。因而,大量的农村女性流入城市,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被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