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语言 高三语文组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语言类的考查形式:炼字类、诗眼类、语言风格类。 2、归纳总结语言类的答题步骤和做题方法。 分析考点二:赏析诗眼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顾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此类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或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一、典例精析 [例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 (步骤一) (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之后的凄凉的心情。所以“凉”字是诗的诗眼。(步骤二) [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 见 嵩 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①有青山豁我怀②。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有人说“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的诗眼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意为云彩散去,数座峻峭的山峰显露出来,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青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 (步骤一) (2)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诗句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物我合一。因此是该诗的诗眼句。(步骤二) 二、归纳总结 (1)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2)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注]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注)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