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参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921.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编单位: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参编单位: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兴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成都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成都市工程建设质量协会 主要编制人员: 刘明康 陈静 陈彬 肖承波 李斌 舒强 曾伟 汤世琦宗 伟 刘潞 杨洪 甘 鹰 隗萍 贺刚 王家良 胡斌 主要审核人员:刘晓森 罗进元 王其贵 蓝天 邹玉宣 目 录 1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 1.1勘察及设计 1.2材料 1.3施工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 2.1设计 2.2材料 2.3施工 3 填充墙裂缝 3.1设计 3.2材料 3.3施工 4 墙面抹灰裂缝 4.1设计 4.2材料 4.3施工 5 外墙开裂、渗漏 5.1外墙涂料饰面层开裂 5.2外墙面砖饰面层开裂 5.3外墙渗漏 6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 6.1设计 6.2材料 6.3施工 7 屋面渗漏 7.1设计 7.2施工 8 排水管道水封设置不合理、地漏水封深度不够 8.1设计 8.2材料 8.3施工 9 开关、插座位置不满足使用功能或存在安全隐患 9.1设计 9.2材料 10 供配电系统配线不规范 10.1设计及材料 10.2施工 11 户内配电箱电气元件设置不规范 11.1设计及材料 11.2施工 12 户内给水管道楼板上暗埋方式设计不合理 12.1设计 12.2施工 1 地下室混凝土开裂 1.1 勘察及设计 1.1.1地质勘察报告应提供场地的抗浮设计水位,并对持力层和地下室周边土层的透水性进行分析,当持力层地基土和地下室周边土层的透水性较小或为不透水层时,提出相应设计建议和抗浮设计水位。 1.1.2 地质勘察场地有地下水,且需对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时,应明确施工停止降水的相关条件及要求。 1.1.3当地质勘察场地无地下水时,地下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持力层地基土和地下室周边土层的透水性较小或为不透水层时,地下室底板设计应考虑抗浮措施。 2 当地下室采用排水卸压抗浮设计时,对卸压集水井位置、数量、潜水泵功率等进行专项设计。 3 坡地或者山区的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应小于250mm。 1.1.4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的防水混凝土中,应掺加抗裂纤维和防水剂。 1.1.5 框架梁、荷载较大的次梁直接支承在地下室侧墙上的部位,应设置壁柱或暗柱。 1.1.6 超长地下室设计 1 长度超过规范长度限值的地下室均为超长地下室,均需要采取加强措施,变形缝处及后浇带两侧设置变形性能良好的止水带。 2 一般情况下,超长地下室应采取以下措施:a、加强梁板的纵向配筋;b、设置后浇带;c、设置膨胀加强带;d、掺加具有微膨胀作用的外加剂;e、掺防裂纤维;f、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等;当超过长度较多、平面复杂时,尚应增加措施。 3 长度超过300m的地下室应设置伸缩缝脱开或作专项论证。设置伸缩缝时,宜采用通道式连接。 4 超长结构,应配置温度钢筋。温度钢筋可采用原有钢筋贯通(或部分贯通)的方式设置或采用另设温度钢筋网的方式处理。 5 超长结构的梁,不得采用支座钢筋和架立筋搭接的方式配筋。 1.1.7 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对与地下室顶板覆土接触的建筑外墙、伸出地下室顶板的管井、车道临空面四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翻边,高度应高出地下室覆土完成面150mm。 1.1.8景观设计荷载不能超过原地下室设计单位提供的顶板设计使用荷载,并经原设计单位复核。 1.1.9 地下室顶板防水层上应设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钢筋不小于双向Ф6.5@250,厚度不小于50mm。 1.1.10 设计单位应根据地下室周边地质情况对回填土质量提出要求。 1.2 材 料 1.2.1 除预应力结构外,不得采用冷轧钢筋和冷处理钢筋。 1.2.2 混凝土在满足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受力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多层建筑不得低于C25,高层建筑不得低于C30。 1.2.3 混凝土宜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1.2.4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细度模数为2.5~3.2。 1.2.5 粗骨料宜采用粒径5mm~31.5mm,并应为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1.2.6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宜选用能减少混凝土收缩的产品。 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20mm。 1.3 施 工 1.3.1地下室施工应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