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碟技术
一、转碟干化工艺源流
Disc Dryer是根据其典型机械构造形式而命名的一种干燥器,中文有译为转碟、转盘、板式、盘式、卧式圆盘、超圆盘的。因英文disc可译为“碟”或“盘”,考虑到它形似传说中的“飞碟”,边缘薄中心厚的特征,特别是为了与比利时西格斯(Seghers)的立式圆盘机(multi-tray)的“盘”进行区别,这里采用“转碟”的译名似乎最为贴切。
这种干燥器最早由瑞典Stord Bartz公司在1956年发明。1987年挪威Aker集团收购Stord Bartz后建立了Stord International?公司。1997年丹麦的Atlas Industries和挪威Stord International合并而成Atlas-Stord公司,它就是目前世界上该技术的主要提供商。2006年Atlas-Stord又被丹麦Haarslev a/s收购,但该干燥工艺一直仍以Atlas Stord为商业名称。
???????Stord的干燥器早期一直在挪威Stord岛的自有工厂里制造,当订单多时,才委托给挪威的Fjell Industrier一部分。当其自有工厂关闭后,Fjell就成为挪威境内的唯一生产基地,Stord还将其机床等都搬到了Fjell。当Atlas Stord总部于1997年从挪威的Bergen迁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后,开始将旧图纸委托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制造厂制造。
???????Atlas Stord搬迁后缺少可设计和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人员,这些服务人员的绝大部分选择留在挪威,因此他们大部分进入了Fjell。Fjell与Atlas Stord的合作关系最晚延迟到了1999年,即迁址后两年。此后Stord所需的服务人员只从波兰或罗马尼亚的厂家抽调。
Atlas Stord迁址后仍主要从事设计和销售工作。Stord分别于1972、1975、1987、2001、2003、2007年注册了几个专利,通过这些专利在转碟机内部构造、制造工序和细节方面的创新,实现了技术的垄断和把握。
可能是由于专利到期的缘故,近年来过去的代工者也进入了污泥干化领域,直接销售这种设备,如挪威的Fjell、德国Ponndorf、Gerhard Rauh等。Fjell在所有技术文件中均不讳言是采用的Stord专利技术。
在亚洲,较活跃的技术提供商是日本三菱。韩国的壮宇机械、中国的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大紫金科技集团均声称从三菱得到授权,制造此类型设备。但参考日本三菱所属Tamagawa Machinery Division的沿革历史,笔者查找了所有相关名称下的美国专利,包括Mitsubishi、Daiichi Seihyo Co.,Ltd.、Tamagawa Kikai Kinzoku Co.,Ltd.、Mitsubishi Shindoh Co.,Ltd.、Tamagawa Kikai Co.,Ltd.、Tamagawa Machinery Co.,Ltd、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Mitsubishi Materials Techno Corporation等,均无此类型的干燥器技术。这些公司在在欧美申请的专利有数百项之多,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是其传统,但唯独没有转碟式干燥器的专利。查看早期Stord的销售业绩,我发现这种转碟机在污泥方面的应用早在1982年就卖到了日本,但在日本市场总共只卖了5台,销售对象均为日本机构,且都是超小型设备。日本由机构出面,在政府支持下大规模拷贝欧美技术,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将所谓三菱设备与Stord制造设备的图片进行比较,我也看不出三菱有何独到的地方。不难猜想,三菱技术的来源其实很可能仍是Stord。
转碟机最早和最成功的运用是鱼粉干燥,全球绝大部分的鱼粉都是采用这种机械干燥的。它占地小,换热面积大,非常适合于安装在远洋渔船上。挪威的这种机械被同为远洋渔业大国的日本所注意到并刻意仿制,显然有着重要经济意义。
转碟机于1990年代初引进到中国,最早也是用于鱼粉、酒糟等的处理。由于其换热效率等方面的种种优点,也立即被多家仿制。国内参与过仿制设计开发的单位有国内贸易部武汉科研设计院、中国轻工总会西安机械设计研究所、上海新纪元化工科技、上海医药设计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宁波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等,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都不成功。有的甚至还注册了中国专利,如1988年上海华元干燥设备公司,1994年上海新纪元化工科技公司的沈善明等。由于制造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这些项目运行不久就都被废弃。
与日本人不同的是,国人的拷贝是不成功的,否则不会有近来浙江天通和江苏南大紫金“引进日本技术”的必要了,但不成功的开发并不妨碍大家注册“专利”,还将拷贝不成功的心得形诸文字,刊登在各种专业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制度层面的支撑与基础.docx VIP
- 上海新天地调研报告.pptx VIP
- 最新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精品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降压启动教学课件.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件 -计轴+应答器.ppt VIP
- 212页-【低空经济】低空应急防灾体系建设方案.pdf
- 基于PLC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VIP
- 日本“都市再生”的发展沿革、主体制度与实践模式研究_张朝辉.doc VIP
- 感统训练手册(3-13岁儿童适用).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