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核酸合成
第十一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是遗传物质 亲代DNA……子代……子代DNA遗传信息……RNA……蛋白……表现遗传性质。 病毒RNA能自我复制,同时也能做为mRNA知道蛋白合成。 病毒RNA……逆转录……DNA……致癌变 中心法则: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DNA的双螺旋先解旋或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在这两条链上各形成一条互补链的复制过程。 半保留复制是双链DNA普遍采用的复制机制。 二、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DNA合成过程: dNTP + 模板+引物 DNA+PPi 1 引物合成酶(引发酶,primase) 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物。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dNTP代替NTP作为底物合成。 2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 I(Kornberg 酶):多功能酶 5’-3’ 聚合酶:在底物和模板以及引物存在下,可将脱氧核糖核酸加到具有3’-OH末端的多核苷酸链上,合成DNA,合成方向5’-3’。 3’-5’ 外切酶活性:有校对功能,错配后,聚合停止,切除后继续。 5’-3’ 外切酶活性:有切除DNA损伤部分以及引物的作用 DNA聚合酶 II:可能在修复由紫外造成的损伤中起作用? DNA聚合酶 III:10种22个亚基+锌原子 5‘-3’DNA聚合酶活性 3‘外切酶活性 3 真核细胞中的聚合酶 四种:聚合酶?,?, ?,? 聚合酶?,?复制染色体DNA 4 DNA连接酶 催化DNA双链中的切口处的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形成磷酸酯键。 不可以催化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 5 拓扑异构酶 DNA复制解开双链时产生扭曲张力的释放解释 通过DNA旋转(早期观点) 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催化DNA拓扑异构反应的酶叫拓扑异构酶(改变拓扑环或DNA双链的互缠数) 拓扑异构酶 I(转轴酶):和DNA结合后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催化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从而改变DNA的拓扑连环数和超螺旋数(大肠杆菌)减少负超螺旋。 拓扑异构酶 II (旋转酶):使DNA的两条链同时断裂并再连接引入负超螺旋(100个/分,需要ATP),并消除DNA复制叉前进时产生的扭曲张力。 I 和II 型酶协同作用,控制DNA的拓扑结构。 6 解螺旋酶 通过水解ATP将DNA双链打开。1对碱基/2ATP rep protein 7 其他蛋白因子 单链结合蛋白(SSP):稳定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和保护其不被核酸酶降解 dna A :识别并结合4X9序列,负超螺旋包裹dna A, 溶解3X13(引发连续变性) HU蛋白:类组蛋白,参与dna A活动 引发前体(前引物蛋白):由6种蛋白:dnaB(解旋酶),C ,n,n’,n’’ and I 功能: 和RNA引发酶结合组装成引发体 引发体结合到随后链的模板上 具有识别合成起始位点的功能 间断引发RNA合成(引物合成) 沿5’-3‘移动 复制起始位点oriC 复制从DNA的分子的特定位置开始,用ori or o表示 245bp, 3X13bp + 4X9bp 富含AT此段产生的瞬时单链和SSP结合 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原点 真核细胞有多个复制原点 三、DNA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一条链相对连续合成,另一条链的合成不连续复制方式。 复制过程: 双链解开 RNA引物合成 DNA链延长 终止 切除RNA引物 填补空缺 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一)双链解开 dnaA+HU protein 复制体 复制起始θ结构形成后,在复制叉上结合各种和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形成一个复合体 复制体形成(8种蛋白介入) 起始复合体:DnaA+HUprotein +ATP 开放复合体:3X13被DnaA 打开,DnaB and DnaC进入 形成复制眼和复制叉,即形成θ结构 各种酶和蛋白进去在复制叉处形成复制体,引发并进行DNA复制 (二)RNA引物合成(引发) (三)DNA链延长 终止反应 终止蛋白和终止子结合抑制复制体的解螺旋酶活性,防止复制叉通过终止位点。 大肠杆菌的复制终止点就是两个复制叉的汇合点 Okazaki fragment 到一定长度后,新老片段接近时 DNA聚合酶 I 切除RNA引物 空隙由DNA聚合酶 I催化填补一段DNA DNA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修复掺入DNA链错配的碱基 形成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半保留复制) 四、逆转录:60年代提出,70年发现逆转录酶,目前发现在高等真核生物的RNA肿瘤病毒中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