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据通信基础考点题库
有线通信基础
有线通信信号传输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基带传输(利用原有信号的固有频率和波形在线路上传输);频带传输(将数据编码波形调整在一定频率的载波信号上传输)。
模拟信号数字化分为:取样、量化、编码。
数字复接:E1=32X64Kb/s=2048Kb/s,称为E1接口,我国和欧洲采用;T1=24X64Kb/s=1544Kb/s。
数据通信的方向: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通信中的三种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有线网络中常见的线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AUI】和细同轴电缆【BNC】)、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光纤(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通信网组成:按照网络用途分为:承载网、交换网和支撑网;按本地网、长途网和国际网;按照网络层次分为:骨干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用户网。
通信网五要素:传输、交换、终端、接入、业务。
软交换通信网组成部分(四层交换结构:)边缘接入层、核心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层。/IMS/FMC】;下一代接入网【xPON、FTTP、WiMAX和家庭联网以及IPTV等业务应用)】;下一代互联网【向以IPv6为基础的NGI】;下一代移动网【向以3G/E3G/B3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网演进】;传送网【MSTP、ASON、WSON、OTN、PTN】。
通信网与NGN软交换的四层对应产品:
通信网的结构 NGN软交换的结构 第一层 接入层
【固话与电话交换机、MSAG、xPON、xDSL】 接入层
【J10、MSAG】 第二层 汇聚层
【SDH、R10数通产品】 核心传送层
【SDH、DWDM、数据R10】 第三层 核心层
【SS10、UP10】 控制层
【SS10】 第四层 骨干层
【DWDM、OTN(SDH+DWDM)、骨干路由器】 业务层
【UP10、IN10】
ZXJ10程控交换机的模块组成:交换网络模块(SNM)Switching Network Module;
消息交换模块(MSM)Message Switching Module;操作维护模块(OMM)Operation Maintenance Module;外围交换模块(PSM)Peripheral Switching Module;远端外围交换模块(RSM)Remote Switching Module。RLM不在J10上,不是J10的模块。
ISUP成功的呼叫处理过程:IAM—ACM—ANM。
SoftSwitch的网元:SG:完成电路交换网信令与包交换网(基于IP)之间的信令的转换功能;TG:完成媒体流转换等功能,主要用于中继(SS7信令)接入,连接PSTN局向;AG:用于终端用户接入;
NGN中的协议分类:媒体控制协议(MGCP、H.248);呼叫控制协议(SIP、H.323、SS7);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应用支撑协议(Parlay、Radius……)。
软交换控制设备:ZXSS10.
大容量综合媒体网关:ZXMSG9000.可以独立的作为AG/TG/SG使用,也是软交换的设备。
宽带上行接入技术:
简要描述 趋势 xDSL 主流的宽带接入手段,包括ADSL2+、VDSL2等 利用现有网络投资,占据主导地位 Ethernet 10/100Mbps,UTP cable 性能稳定,已广泛应用,会长期存在 PON FTTH/FTTC/FTTB下的接入方式,带宽高,传输距离远 新的驻地网络可以采用,对带宽要求更高的业务比较合适,是以后有线接入的发展方向。 Cable 10M-38Mbps ,双向网络改造投资大 网络融合后会有所作为 WiMAX 新兴的一种无线接入手段,覆盖范围更广 技术发展中,成本较高,会在特定场合具有优势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FDM,全双工模式),最高下行速率8Mb/s,最高上行速率1Mb/s,传输距离最大可达4~5km。
ADSL 2:下行24Mbps,上行1.5Mbps,传送距离是5km,RE版本可达7KM,非对称;
VDSL 2:理论速率是100M/1M,理论最长距离是1.5km,可对称可不对称;
SHDSL:2.3M/2.3M,对称的,5km;
ZXDSL系列产品: NG DSLAM—FSAP 9800系列的FSAP 9800、FSAP 9803、ZXDSL 9806。
影响ADSL速率的几个因素:内因(距离、规格);外因:干扰。
PON系统采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下行波长:1490nm,上行波长1310nm)。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