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贵 酿造调味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新贵 酿造调味品

华南农业大学《酿造调味品》课程期末考综合复习资料 绪论 1.典型味道类型:酸(刺激进食),甜,苦(植物进化的保护物质),辣(痛觉),咸(百味之首),鲜(谷氨酸,甘氨酸)香味意味愉悦、美味!臭味意味腐败、有毒! 2.发酵调味品,又称酿造调味品, 是利用动植物原料经过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以特殊的工艺过程制造而成的调味品。发酵调味品是东方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主要发酵调味品:酱类、酱菜类 、酱油、虾酱 、发酵辣酱 、腐乳 、豆豉 、食醋 、料酒 、鱼露 、地方特色发酵调味品 作用:烹饪、食品加工、佐餐 ——————————酿造酱油——————————— 1.酱油是以大豆或豆粕等为主要蛋白质原料,辅以面粉或小麦等淀粉质原料,经过制曲和发酵等主要工序制作而成一种风味独特的调味品 2.酱油的分类:北派—南派 配制酱油 酱油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酿造酱油 生抽:味为先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老抽:色为先 3.酿造酱油 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麦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4.配制酱油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水解植物蛋白(HVP)、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酱油的作用 酱油主要提供鲜味,也提供咸味和酱油特有的香味,同时也为食品提供棕褐(红)色色泽。酱油在东方饮食中是烹饪和佐餐必需的调味品,发酵调味品之首。 酱油中呈味物质 (1)鲜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盐)和核苷酸(肌苷酸IMP和鸟苷酸GMP) (2)甜味物质:麦芽糖、葡萄糖等,来源于淀粉的水解 (3)酸味物质:有机酸,来自于糖类代谢和醇类的氧化 (4)香味物质:各种酯类、醇类、醛、酸类等。 氨基酸的来源:蛋白质—水解—肽—水解—氨基酸 IMP、GMP的来源:核酸水解和直接添加 7.酱油中色素来源 (1)类黑素:使酱油产生棕红色和褐色 来源:美拉德反应,非酶促反应糖和氨基在高温下产生的一类物质。 (2)黑色素:由酪氨酸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氧化产生。是需氧反应。 8.酿制酱油的微生物需具备: (1)水解蛋白质成肽和氨基酸的能力; (2)水解淀粉等多糖成双糖或单糖的能力; (3)产生酱油特殊的风味物质的能力; (4)不产毒素以及有害风味的物质; (5)易培养、性状稳定 例:米曲霉,酱油曲霉 9.菌种的管理: (1)菌种的来源(2)菌种的保藏(3)菌种的筛选 (4)菌种的复壮与优化(5)新菌种的使用 透明圈法筛选高产蛋白酶菌种 酱油生产的原料 (1)蛋白质原料:酱油酿制的主要原料,大豆、豆粕、豆饼等。 (2)淀粉原料:主要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产生香气色素。小麦,麸皮,米糠 (3)食盐:赋予咸味;抑制杂菌生长、防腐;提供钠离子,促进鲜味 使用形式:盐水泡曲、封面盐 盐水浓度一般采用波美度来表示 (4)增色剂: 焦糖色:以糖类为原料,用氨或非氨法制作的着色材料,又称糖色、酱色。用于酱油的颜色调整,是现代老抽的主要原料。 红枣糖色:红枣熬制的色素 红曲米:是在大米上培养红曲霉后经过干燥而成的着色剂。 (5)助鲜剂:用以调整酱油的鲜味 味精,谷氨酸单钠盐 核苷酸,肌苷酸和鸟苷酸盐 有机酸,琥珀酸 (6)防腐剂: 苯甲酸和苯甲酸盐,抑制微生物呼吸酶.使用量小于0.1% 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同微生物酶巯基结合,破坏酶系,抑制微生物生长。用量小于0.1%。 制作酱油流程: 大豆——筛选除杂——清洗浸泡——蒸煮——接种制曲——加盐水发酵——成熟(1-3个月)——抽油——沉淀——粗滤——消毒灭菌——精滤——包装 蒸煮要求:一熟、二软、三疏松、四不粘手、五无夹生、六有正常的色泽和香气 曲 液体曲:糖化曲 固体曲:大曲、小曲、麸曲、麦曲、棉曲、豆曲等 种曲: 用于生产过程中接种用的曲,包括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的三角瓶培养的曲以及后期的散曲(麸曲) 14.种曲工艺流程 种曲的培养条件: 原料配比:麸皮80+面粉20+水70 接种温度:40 ℃ 接种量:0.1% 装盘厚度:2厘米 曲室温度保持28-30℃ 培养温度:30-35℃ 培养时间:48-60小时 成曲:直接在生产原料上培养微生物,所获得的培养物直接用于产品(酱油)的生产 16.通风制曲工艺要点 接种温度:35-40℃ 接种量:0.1-0.3% 接种要均匀、卫生 装料厚度:30厘米左右 培养温度:30-35℃ 通过通风和翻拌来调节曲料的温度和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