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6: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测案)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6: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测案)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讲练测专题16: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测案) Word版含解析

备战2016年高考轮讲练测 (时间:分钟,分值: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分)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1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 “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大意对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所谓“手法”,是指主要包括修辞手法在内的表达技巧。从最后一句的“晴”字同“感情、爱情”的“情”字同音这点看,此句主要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2015届吉林长春高三质检三)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10分)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 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1)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3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2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 【解析】 试题分析:尹诗运用比喻,将游子比作飘蓬,表现其飘泊不定,孤单无依的特点,写出了诗人伤感,孤苦之情。写别后相思之情,借风中乌鸦夜啼的印象,渲染凄凉的气氛,表达诗人相思的凄苦。 馆娃宫①怀古(其一)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馆娃宫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②隋炀帝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因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称之为汴河。 (1)“绮阁飘香下太湖”中的“绮”“飘”二字下得十分精当,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 “绮”字状“阁”,“飘”字写“香”,无须描绘建筑规模,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仅此二字,就使馆娃宫的华丽,罗縠轻扬、芳香四溢的西施倩影便呈现在读者眼前,吴王夫差贪恋声色不能自拔的形态便跃然纸上。(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这两首诗是怎样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的?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5分) 【答案】《馆娃宫怀古》前两句拿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表现作对比: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藏着诗人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2分,言之成理即可)《汴河怀古》先以“尽道”与“至今”形成对比,对自古以来的观点进行辨析,肯定运河之功。后用一个“若”字引出隋炀帝与大禹的对比,表达对隋炀帝荒淫生活的批评。(分,言之成理即可后面(1)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4分)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