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则: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自然惩罚”。所谓“自然惩罚”,按照卢梭的说法就是:“应该使他们(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具体来说,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自然惩罚法”的关键是要让孩子感到受惩罚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惩罚的。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如何运用自然惩罚法,专家有以下建议:
⑴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父母要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们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⑶父母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骂。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惩罚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家教故事一: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他送过报纸,替人擦皮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他在*中这样写到:“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让孩子感受错误:
有时候,父母的强迫、命令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反感,从而无法达到自然惩罚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例如,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一个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要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强迫孩子做事。这种单纯的命令,是在利用父母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抗争。强迫孩子做事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权力之争的环境里,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运用“权力”教育孩子是一种很武断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听你的话,并不是挑战你的权力地位,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自主权。
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例如,有些父母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是打就是骂,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出口气,才算是对孩子进行了教育;还有些父母则对孩子的惩罚没完没了,罚站动辄就是一上午,打孩子会把孩子的屁股打成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一些父母则常会把自己犯下的错误推卸到孩子的身上。这种从身体和心理上无度地折磨孩子,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可以施加不是太过分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也不是感情用事。只有在孩子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时,惩罚才有意义。例如,当孩子打伤了别人的孩子,他就要为打伤孩子赔礼道歉;如果孩子故意毁坏了东西,就得从他的零花钱中扣除损失,或者罚他额外干活,以抵偿损失。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泄父母心中的恶气,而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要努力去改正这些错误,否则就会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餐主题.doc
- 计算机网络课设 封装Ethernet帧.doc
- 认识五线谱第二章.doc
- 让孩子熠熠生光的11个教育钻石法则_图文.doc
- 让规范书写在孩子笔尖呈现.doc
- 训练课检查记录.doc
- 论文大赛申请书(2014版).doc
- 论语六则翻译注解.doc
- 设备检修卡.doc
- 设备检修部职责.doc
- 2009至2012考研真题阅读高分词汇归纳.doc
- 通信原理CH2(V20100419).ppt
- 【重大版】2013版英语复习方略课件:选修6 Unit 4 Understanding People.ppt
- 烷基烯酮二聚体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6标准)简板1.doc
- 2012年安徽题.ppt
- Book 8 part2 Unit 3 for 2012.ppt
- CCNA 2 Chapter 4 v5.0 Exam Answers 2013.docx
- CCNA 2 Chapter 1 v5.0 Exam Answers 2013.docx
- 民兴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试卷.doc
- CCNA 2 Chapter 11 v5.0 Exam Answers 2013.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