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即将入炉的饼坯 出炉的继光饼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福建的福安等地依然保持着。 戚氏军刀 八达岭长城 1571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 2011年建成的阿拉坦汗(又译阿勒坦汗、俺答汗等)铜塑像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 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在比例越来越少,以唐朝两税法为标志; 2.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祎,以“庸”为标志; 5. 税种逐渐减少。 6. 对商品征收重税 * 第8课 张居正改革 岳麓版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曾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隆庆六年,神宗即位,居正为内阁首辅,当政10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张居正像 如同其他王朝一样,步入中晚年的明王朝也开始百病丛生、步履蹒跚起来。危难之际,治国能臣张居正登上了晚明波诡云密的政治舞台,殚精竭虑,力挽狂澜,一度使大明王出现中兴之象。可惜的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张居正的鞠躬尽瘁究竟没能改变历史的步伐。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不禁对这位帝师和内阁首辅油然而生敬意与好奇。 一、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1.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1)内因:吏治腐败、官员贪污 (2)外因: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 少数民族劫掠:北方蒙古贵族的劫掠 外来侵略:倭寇侵略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澳门 (3)个人因素:最高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4)土地兼并、催征搜刮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必要性 2.明神宗的支持----政权因素 3.张居正的才识与决心----个人因素 可能性 1.政治: 2.军事: 整顿吏治 实施边防新政 “外示羁縻”: “内修防备” 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大力增修、加固长城 改善汉蒙关系, 加强互市友好来往 明显成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张居正改革内容 “尊主权”,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yifalizheng ; 颁行考成法;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制度 卓有成效,为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 3.经济: 赋税改革 影响:A.国家税收增加 B.农民的负担减轻,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有所放松 C.稳定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发展 1.清丈田地 2.推行一条鞭法 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 《河防一览图卷》 张居正重视兴修水利。1577年黄河决口淤塞清河口,致使淮河水向南倾泻,高邮等县一片汪洋。张居正起用治河专家潘季驯,由他负责治河。历经两年,治河取得成就,黄淮得以安宁,漕运畅通。 写上药名的泥金标签 抽屉内是存放药材处方的 明万历黑漆描金龙药柜 三、认识评价张居正改革 1.改革成效: 张居正执政十年是明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光辉的时期 2.最终结局: 失败,改革成果毁于一旦 3.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改革出动了豪强权贵、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强烈反对;(2)明神宗态度的变化,下诏废弃新法;(3)根本原因:改革思想的局限,为触动不深的社会改良运动。封建制度的腐朽。 张居正改革(小结 ) 1.目的: 挽救危机,维护封建统治 政治: “尊主权”; 整顿吏治: 以法理政; 推行考成法 国防: 实施边防新政: “内修守备、外示羁縻” 经济: 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2.内容: 3.结果: 毁于一旦 恢复生机 4.认识: ①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充满阻力和斗争; ②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必然收到显著成果; ③改革者无私无畏的精神留给后人深刻启迪。 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它正在慢慢地陷于一个“宪法危机”之中。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危机还令人难于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政事的每下愈况,才真相大白,但是恢复正常步伐的机会却已经一去而不复返了。 感悟:改革家张居正有哪些闪光点值得 今天我们去学习? 立志高远, 坚韧不拔, 忧国忧民, 勤勉务实, 无私无畏, 善于用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