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杠杆融资.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股市杠杆融资

股市杠杆融资 第12组 杠杆股票 杠杆股票定义及其作用 首先来说杠杆股票是指利用保证金信用交易而购买的股票 其作用为在投资中,所谓的杠杆作用,就是指在资本结构中,利用一部分固定利率的资金来提高普通股的投资报酬率。购买者本人投资额较少,但由此可能获得高额利润或者较大的亏损,其杠杆作用较大。 杠杆的三种类型 杠杆股票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采用现金保证金交易购买的股票。 二是采用权益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 三是采用法定保证金方式购入的股票。 这样单纯的叙述恐怕还是不能清晰的说明股票中杠杆及其保证金的的作用,那么我们来为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你有100万的资金用于炒股则将这100万元作为保证金,如果这里你选择了四倍杠杆你将拥有500万的资金供你操作,盈亏都算你的,当然平台也会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提醒你补充保证金,平仓线如果你还没有补充保证金,平台就会把所有股票卖出,以保证出借资金的安全。说白了就是借钱炒股。 当然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将会面临的也无非是以下两种局面 诱人的的回报率 血本无归的超高风险 杨明(化名)是一家民企的小老板,拿出手中的1000万元炒股,在股市不断走牛之时,杨明希望赚取更多的利润,通过一家互联网配资平台进行了4倍杠杆的配资,拿着4000万元入市,在股指冲上5000点之时,已经赚了1000多万元,但是谁曾想,近期股指一泻千里不仅赚的1000多万元成了一场空,还遭到了配资平台的强制平仓,导致反而亏损了上百万元,一时间杨明给职工发工资的资金都拿不出来,这是配资平台的诱惑,更是配资难以承受之风险。 那么融资炒股与普通炒股有何不同之处呢? 第一是收益与风险均成倍放大。比如1:1融资,股价上涨10%,赢利就是本金的20%,亏损也是同样。 第二是心理压力不一样。在牛市中,自有资金套牢,多数情况股票有可能涨回来。但如果是重仓融资,遇上连续跌停的股票,就可能爆仓亏光本金。 第三是操作方式不一样。自有资金操作可以重仓一只股票,以求毕其功于一役。但融资操作应分散仓位,至少要有三到四只股票。同时对于止损的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如果是10%止损,融资情况下最好6%就止损,因为亏损6%实际亏损会达到12%。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发生背景 自上世纪50年代,台湾政府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积极鼓励出口。美国、日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台湾转移,台湾因此而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带动了岛内经济的高速发展。1951年—1987年,台湾年均经济增长达9%,为世界之首,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模式为台湾赚取了大量外汇。1988年底,台湾外汇储备达76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是当时人均外汇储备最高的经济体。但与此同时,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急剧增加,不断对日本、台湾等顺差经济体施加压力,迫使这些经济体实施货币升值。台湾货币当局对新台币缓慢升值,上百亿美元的国际投机性资金在升值预期下,开始大举流入岛内。   由于岛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岛内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储蓄率不断升高。1981年台湾国民储蓄额为5530亿元新台币,1987年达到了1.2万亿,平均每年递增21.46%,一度占到台湾GNP的38.5%。   新台币升值导致境外热钱流入,加之多年沉淀厚积的高额储蓄额因利率不断走低而从银行体系外流,造成岛内游资充沛。在投资渠道缺乏之下,大量资金流入股市,股市大涨。 2主要过程 台湾股票加权指数自1986年10月17日台湾有股票市场25年后首次突破1000点,从此便出现了全球罕见的加速屡创新高的牛市行情。不到9个月,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的2个月内,指数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虽然1987年全球股灾也同样重创台股,指数重挫51%,到1987年12月跌至2298点,但台湾牛市行情远没有结束。   1988年6月,台指反弹突破5000点大关,7月突破6000点,8月涨至8000点。9月,台湾“财政部”为抑制股市泡沫出台征收资本利得税政策重创市场,指数至年底跌到5000点以下,岛内股民一度要求台当局为股市下跌负责。由于台币升值趋势未变、市场热情并没有减弱,开户人数由1985年的40万户增至1988年底的160.6万户。1989年6月上半年指数快速收复失地,创9000点新高,并在随后的几天内突破万点。1990年2月,股市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创出了12495点的历史新高。   这种前所未有的泡沫式疯涨使得台湾股市成为一个不产生实际价值和合理资源配置功能的赌场,任何一个人采取随机选股策略都可以获得平均8.5%的月回报率。赚钱效益快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股市,活跃交易账户从牛市开始的不到60万激增至460万,日平均交易量也从不足1000万美元飚升至最高56亿美元,年换手率从不到2倍到最后达到6倍,显示出极度短线投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