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 -公司法复习三
公司法案例分析题例题
1、徐先生和范女士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公司,创业的时候,双方互相支持,可是后来占大股的徐先生开始独揽决策权,公司业务开始走下坡路。
范女士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却数次遭到拒绝,只能上诉法院要求强制解散公司,由于这个案子发生在新《公司法》实施前,法院以“股东解散请求权”法无明文规定,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试析如果根据新公司法现在碰到类似僵局如何补救呢。
答: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第183条)
新的《公司法》赋予了股东更大的权利,累计股权达到10%,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时候,就有权提出解散公司,而不必“一条胡同走到黑”。
2、1998年7月份,王先生与一位亲戚共同投资成立了杭州某工贸公司,当时王与赵已婚,公司的注册资金为50万元,王先生出资额为40万元,占大股。
审理过程中,赵女士认为,公司是其丈夫婚后投资设立,但丈夫的股份以及应该获得的分红系夫妻共同财产,要求按50%进行分割;王先生搬出了尊重其他股东意见的理由,其他的股东并不同意赵女士加入。
问: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答:《婚姻法》规定,赵女士与其丈夫对财产问题并无特别约定,因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当中也包括其丈夫在公司中的股份及红利。
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份;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旧法对此无明确规定。
根据这项新规定,王先生需将自己股份和红利转让一半给赵女士。如果股东不同意这种转让的,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股份的,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股份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赵女士就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
3、今年3月底,杭州市某投资人打算收购某设计院,设计院股份集中在院长等20余位股东手里。双方为此草拟了一份协议,由投资人出资924万元收购其他股东的股份,新公司股份比例为49%和51%,院长继续留任,并且占大股。
由于收购和设立公司存在时间差,这份协议约定借款前,院长必须完成收购并提供转让证明,然后转让大约价值588万元,即49%股权给投资人,并且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在工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但是投资人随后担心,自己虽为出资人,却不是大股东,如果自己对新行业不熟悉,新公司一旦发生经营亏损,自己并没有决策主导权,没法限制大股东,自身权益可能受到侵害,因此迟迟不敢在协议上签字。请结合公司法的规定加以分析。
答: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第183条)
新的《公司法》赋予了司法解散公司的权力,法院可以判决强行解散公司、及时止损。这时候即使大股东不同意,也没法一人说了算。
4、甲公司签发金额为1000万元、到期日为2006年5月30日、付款人为大满公司的汇票一张,向乙公司购买A楼房。甲乙双方同时约定:汇票承兑前,A楼房不过户。 其后,甲公司以A楼房作价1000万元、丙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出资共同设立丁有限公司。某会计师事务所将未过户的A楼房作为甲公司对丁公司的出资予以验资。丁公司成立后占有使用A楼房。
2005年9月,丙公司欲退出丁公司。经甲公司、丙公司协商达成协议:丙公司从丁公司取得退款1000万元后退出丁公司;但顾及公司的稳定性,丙公司仍为丁公司名义上的股东,其原持有丁公司50%的股份,名义上仍由丙公司持有40%,其余10%由丁公司总经理贾某持有,贾某暂付200万元给丙公司以获得上述10%的股权。丙公司依此协议获款后退出,据此,丁公司变更登记为:甲公司、丙公司、贾某分别持有50%、40%和10%的股权;注册资本仍为2000万元。
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要求丁公司为其贷款提供担保,在丙公司代表未到会、贾某反对的情况下,丁公司股东会通过了该担保议案。丁公司遂为甲公司从B银行借款500万元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006年6月5日,丁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获受理并被宣告破产。
问题:
1.丁公司的设立是否有效?为什么?
2.丙退出丁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3.丁公司股东会关于为甲公司提供担保的决议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1.有效。甲公司以未取得所有权之楼房出资仅导致甲公司承担出资不实的法律责任,不影响公司设立的效力。 2.不合法。丙公司的行为实为抽逃公司资金。 3.无效。该担保事项应由无关联关系的股东表决决定。
5、1997年8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大学生村文书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pptx VIP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展板版式设计.ppt VIP
- 2025年全国司法考试客观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职能科室对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pdf VIP
- 中国宫腔镜诊断与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pptx VIP
- 血透患者心理健康宣教ppt.pptx
- 【新教材】英语必修第二册(新人教版)教材习题参考答案.pdf VIP
- 手机数据恢复精灵误删信息轻松恢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