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达标训练 知能达标演练 3.9.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升·达标训练 知能达标演练 3.9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提升·达标训练/知能达标演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 疾:用力 C.而绝江河 绝:横渡 D.锲而舍之 锲:刻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甚矣,汝之不惠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以为轮,其曲中规 5.下列对《劝学》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为天赋条件好,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B.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考则是可有可无的。 C.荀子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了学贵在积累、学贵在坚持以及用心专一的道理。 D.善于运用比喻,以喻代议,议寓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点。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二、拓展阅读 君子之所以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常人有差异,而主要是靠后天的学习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所以学习时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学习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到下文中去体会一下吧! (能力提升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1)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④,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④滫 (xiǔ):臭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可以为法则 法则:效法的榜样,准则 B.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临:从高处往低处看 C.其渐之滫 渐:逐步,逐渐 D.不闻先王之遗言 闻:学习,借鉴 【穿针引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