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考点解析】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断句考查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积累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综合性较强的考查方式。
【真题回放】
2013年全国各省市(除上海市外)17份高考题中,有9份考查了断句,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虽然有些省市没有命制断句题,但其仍然是不少省市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且题型上有所创新。如广东卷在2012年停考一年后,今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再次进行的了考查。综观各省试卷,断句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形式一: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用“/”断句,是近年来主要的考查形式,但今年仅浙江卷采用。 例:(2013年浙江题)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参考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形式二:择取文言文语段中的一小段,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广东、江西、湖南采用。 例:(2013年广东题)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参考答案:选A。
形式三:择取课外文言文小语段,用“/”断句,北京、江苏、湖北、重庆、四川采用。 例:(2013年北京题)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参考答案: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守其所志而已矣。
【方法指津】
从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提高断句的准确性,除了大量文言知识的积累和一定量题目的训练,掌握一些常见的技巧也会大有裨益。本人把文言文断句的技巧概述为“五看一析”,“五看”即看内容大意,看对话标志,看虚词位置,看特殊句式,看整饬句式,这五看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一析”即进行语法分析,这是在“五看”解决不了时才采用的终极操作。下面举近几年高考题来解析,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五看”之看内容大意
高考断句的语句虽相对简短,也不要求给出准确的标点,但其意蕴常常较为丰富,非扫一眼就能搞定,切忌开始做题时就一边看一边点断。正确的做法是先认真阅读整个语段,明白所述事件、所议话题,再用心揣摩需要断句的语句,尽可能把握其大意,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例: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2013浙江题)
我们可以从上文中读出这是一句 “予”对举荐人才的认识,首句自谦,“愚且贱”“闻与见”连续两个并列的词组,其语义完全不同,其间宜断开,而末句“卒亦未见焉”,在上文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可以迅速与前句断开。 “五看”之看对话标志
要断句语句若有对话,常常会有“曰”、“云”、“言”、“道”、“谓”等标志性词语,它们的后面往往需要停顿。需要留心的是,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常常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下其前后都需要停顿。例: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010年广东题)
“上曰”后很显然是引述“上”所讲之话,于此处应该断开。而引述完后用“也”作结,“诸将”另起,其故“也”与“诸将”之间应断开。
“五看”之看虚词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主要是表示语气和语法关系,常常是句读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具有显著特征的虚词有:
1.句首语气词前要停顿,如“夫、惟、盖、其、凡、盍、诸、唯、斯”等; 2.句首表谦敬的副词前要停顿,如“敬、请、承、辱、谨、窃、敢”,
3.句首关联词前要停顿,如“苟、若、倘、微(如果没有)、纵、使、纵使、向使、假使、因、故、以、以故、以是、是以、是故、至于、于是、至若、若夫、且夫、乃夫、则、然、然则、顾、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