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共识解读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雾化共识解读 刘建梅 教授 (1)早期一过性喘息 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 (3)迟发性喘息/哮喘 但是应该注意,第1、2种类型的儿童喘息只能通过回顾性分析才能做出鉴别。儿童喘息的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因此不宜在对患者进行初始治疗时即进行如此分类。 5岁以下儿童喘息的评估: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 1.苏长海、卢立山. 吸入法治疗哮喘发展史. 中国药师. 2008;11(8):985-7. 2.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8). 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2004;42(2):100-6.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53. 吸入疗法的历史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86-91.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认识不全面; 不同疾病的治疗疗程和使用剂量不规范; 对如何选择雾化设备存在困扰; ┅┅ 雾化吸入疗法未能很好地普及! 宣传推广足适应症、足剂量、足疗程的合理治疗理念!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缓解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感染后咳嗽 毛细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其他疾病 申昆玲,等.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86-91.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 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53. 2.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ga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updated 2009).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地位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 吸入装置 年 龄 范 围 <2 岁 2-5 岁 > 5 岁 成 人 不同年龄适用的吸入装置 理 想 的 可 用 的 不 能 用 的 4-5岁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 大剂量ICS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次,每6~8小时用一次。【快速起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53 2008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推荐: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通过非经典途径快速起效 CHEST 2006; 130:1301–1311 Gibson PG, et al (2001) 布地奈德快速控制气道炎症 两种糖皮质激素受体特性比较 与胞内受体启动的经典途径比较,通过膜受体启动的非经典途径,能快速起效1。 膜受体的数量和结合力均小于胞内受体,高剂量激素才能启动非经典途径2-3。 刘晓鸣,卢思广.糖皮质激素膜受体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31(4):221-223 Buttgereit F et al. Standardised nomenclature for glucocorticoid dosages and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regimens: current questions and tentative answers in rheumatology. Ann Rheum Dis 2002;61;718-722 Buttgereit F et al. Rapid glucocorticoid effects on immune cells. Steroids 2002;67: 529-534 高剂量吸入激素 才可能启动非经典途径,快速起效 胞内受体 膜受体 定位 细胞浆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