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生在校年赚百万的秘密.doc
贫困生在校年赚百万的秘密
他来自河北的农村家庭,一度靠摆地摊挣学费和生活费,然而他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商机,在大学的时候,两个月赚50万元,年赚百万元。他究竟是如何创业的?
只有66元钱,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2008年,李海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入校时的学费是靠着李海洋暑假打散工和乡亲们东拼西凑的钱交上的,当时交完学费只剩下66块钱。可以说他是班里条件最差的一个,经常一天吃一个馒头。
李海洋来自河北承德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双腿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姐姐患有精神病,全家一直靠体弱多病的母亲种地维持生计,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
贫困的家境注定让李海洋的大学生活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为了给自己挣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李海洋总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处打短工,他干过一天工作13个小时才只挣27元钱的发传单的工作,还曾经在一些高校旁边摆地摊贴手机膜。
因为担心被自己学校的同学嘲笑,他特意把摆地摊的地方选择了河北经贸大学的门口。回想起自己摆地摊贴手机膜的生活,往日的艰辛历历在目。李海洋的其中一个手指因为当时被贴膜的刀子割破,血流如注,神经断裂了,至今都没有知觉。
地摊也精彩,卖“情侣卡”俩月挣50万
摆地摊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李海洋在这里却发现了一个商机,这个商机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他的摊位前来了一个学生,对方问他:“你这有没有情侣电话卡?”当时李海洋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但他还是告诉他是有的。大胆的李海洋在还不确定市场上有没有这种情侣卡的时候,就收取了对方50元的定金,答应了这单活。
李海洋说:“最早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城市里边的电话卡有‘亲情一家’,或者叫‘亲情1+1’这样的业务。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它组装作为情侣卡销售。后来我就这样组装,以情侣卡的方式进行销售。”
聪明的李海洋迅速判断出大学情侣之间打电话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通话费用便宜,需求肯定不小。当时他卖出的第一套情侣卡就赚了200块钱。在李海洋的重新包装后,“情侣卡”迅速打入校园市场。
当时最让他开心的就是骑着自行车送情侣卡。有很多人去拿,一收钱都是上万元。在后续卖得特别疯狂的时候,一天的收入能达到6位数。结果,奇迹出现了。“情侣卡”的销售,让李海洋两个月挣了50万元,这是他在创业路上挖到的第一桶金。
突遇危机,诚信化解
“情侣卡”打开创业门路,李海洋信心倍增。不过,就在李海洋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情侣卡”的业务突然被停止,再也打不通了,而当时李海洋的“情侣卡”用户已经有四五千的用户。
那段时间,李海洋晚上睡觉也睡不好,天天有人打电话,不管是凌晨的两点三点还是五点,打电话过来就说他是骗子,要求退钱。
当时有很多同学劝他,索性更换手机号码来逃避这次危机,但李海洋选择的是坚强的面对。通过不厌其烦地与运营商和相关部门以及媒体的联系,终于再次开通了“情侣卡”的业务,化解了这次危机。
对此,李海洋感慨:“我就觉得,在人生创业当中,如果你自己不够诚信,你就没有办法往明天走。”
改行“校园快递”,年赚百万不简单
“情侣卡”稳定之后,2010年李海洋又在拓展新的业务――校园快递,帮助学生在放假期间托运行李。这块需求也是很大的。
校园快递的收费上,李海洋介绍:收费以袋子大小为标准,分为三个档次。最小的一袋收费50元,中等的60元,大一些的80元。他不像普通快递那样按重量收费,袋子里随便装装多少都可以。这样一来,能帮学生省钱,接受度自然很高。而他并不会赔钱,反而因为业务量的增加,提升了整体盈利。
对于很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李海洋的“校园快递”不仅省钱,更重要的是方便,打个电话,上门取件,直接在宿舍楼下完成托运。如果学生托运重量较轻的物品,觉得固定价位不合算的话,还可以选择称重的方式,既灵活又方便。
对于这个商机的发现,李海洋介绍:“之前我发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把衣服、书本等全部运回家。因为当时快递公司是不允许进校园的,很多时候几个女孩子或者男孩子一起抬着一个行李,抬到学校的门口,这事我觉得非常吃力、非常不方便,而且外边的价格的确很高,这时候我就瞄准了这个快递市场。”
李海洋向来是个行动派,想到就马上去做。他开始联系各个高校和快递公司,想与他们合作,负责校园的快递业务,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双方的质疑。不少学校认为他是学生,没有公司实体;快递公司认为量比较小,不愿意合作。
这些质疑声并没有让李海洋打退堂鼓,他看准了校园不能轻易让社会外来快递公司进校园的空隙,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找各大高校的保卫处。他拿着身份证、学生证,还有学校的介绍信,到各个学校找相关领导去说服他们。
李海洋向校方承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