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认知心理学是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到80年代初才开始在我国传播,认知心理学以其崭新的理论和丰富的试验成果改变了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并给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以巨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专业课。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是其主要研究内容。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范式而影响到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取向,就在于它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而这些正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弄清楚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安排
(一)大纲依据
忻州师范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
(二)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学程为1学期,共17周,51个学时。
本课程3个学分。
(三)相关课程
前期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后续课程是心理学研究方法。?
四、教材
本纲指定教材为: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五、主要参考教材
(英)艾森克,(爱尔兰)基恩著,高定国,肖晓云译认知心理学(上下第4版)——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陈烜之,认知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彭聃龄等,认知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John. B. Best著,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J. R. 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杨治良等,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Robert J. Sternberg著,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以讲授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二)教学手段
本课程根据内容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进行教学。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听课状态、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均记入平时成绩。
八、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时数 备注 一 绪论 3 二 知觉 6 三 注意 6 四 记忆结构 6 五 短时记忆 6 六 长时记忆 6 七 表象 4 八 概念 2 九 问题解决 3 十 推论 3 十一 言语 3
九、教学进度
一 第一章 绪论 二 第二章 知觉的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和第二节模式识别 三 知觉的第三节语词优势效应 四 第三章 注意的第一节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和第二节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五 注意的第三节中枢能量理论和第四节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六 第四章 记忆结构第一节两种记忆说和第二节感觉记忆 七 记忆结构第三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和第四节加工水平说 八 第五章 短时记忆的第一节短时记忆容量、第二节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九 短时记忆的第三节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第四节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十 第六章 长时记忆的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第二节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 十一 长时记忆的第三节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和第四节HAM? ELINOR 十二 第七章 表象第一节表象 知觉 表征 第二节心理旋转 第三节心理扫描 十三 第七章 第八章 表象 第四节 表象的功能 第八章第一节 概念形成 第二节 概念结构 十四 第九章 问题解决 十五 第十章 推理 十六 第十一章 言语 十七 总复习 十八 考试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教学时数:谈话法讨论法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信息加工观点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 一、 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Newell 和Simon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应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二、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