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第九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清朝概述 清代的工艺美术门类更加完善,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导源于上层贵族的以技艺取胜的审美趣味,在清代进一步强化,形成矫饰雕琢、精致繁缛的风格。 原因:1、 清代是满族贵族统治的时代,在清代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渗入了满族贵族的审美偏好,热衷于把对技术、技巧和技艺的追求当成艺术的表现形式。 2、受到欧洲文化法国巴洛克、罗可可艺术的影响,使传统的工艺的美术中加进了新的元素。 清代的工艺的美术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1、中期以前,基本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在生产技术或是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所发展。 2、中期以后,工艺创作走向繁琐堆饰,格调不同,但在生产技术方面仍然取得相当的成就。 总之:清代的工艺美术为近现代工艺美术的全面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一节 陶瓷工艺 概述: 清代的陶瓷仍以景德镇为中心,继承明代传统而有所创新。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尤其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成就最为突出。 形式多样,纹饰繁杂、技艺精湛。 清代陶瓷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是色釉和画彩的 高度发展和完美结合。青花、雅致优美的斗彩、灿烂绚丽的五彩、柔润调和的粉彩、绘制精致的珐琅彩,造成丰富的色彩装饰;单色釉色彩趋向鲜艳,色彩丰富艳美,前所未有。 清代江西景德镇的官窑、民窑生产迅速扩大,产量激增,几乎垄断了全国瓷器消费市场。 一、青花在清代烧造非常的普及,青瓷瓷色白而泛青,所以在青花制作中能产生更为和谐的艺术效果,成为清代陶瓷的主要品种。 从今人对中国瓷器的收藏、流通情况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的传世瓷器品种在数量上可与清代青花瓷相比。 康熙时期是青花瓷器的大发展阶段,这一期间生产了无数不同类型的作品。 所谓的康熙五色:是指渲染次数加多,使青花更富层次感。 二、古彩 古彩即为明代的五彩,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時,陶瓷的製作達到鼎盛的時期。其中康熙時的五彩在此時彩瓷製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應用了釉上的藍﹑黑及金彩,瓷色濃艷多姿。而新創的筆蘸金粉,繪圖於瓷器之上的技法,形成的筆觸與藍﹑黑彩相同,使圖繪的畫面更加細膩,增添了一種富貴的金粉氣質。 五彩 瓷器釉彩名。在已燒成的瓷器上﹐繪上多 種彩色的花紋圖案﹐再入窯以低溫燒成。宋元 時代已開始。明代成化年間已很精美。清代以 後﹐更有發展。 ?五彩可以分为:青花五彩、釉上五彩两类。 五彩的特点:色彩丰富、效果热烈浓艳。 纹饰:盛行冰梅纹,而民窑所制五彩题材多为人物,有婴戏、八仙祝寿、四妃十六子等戏曲故事。 鱼子纹 又称“冰裂纹”﹑“开片”。是指瓷器釉层中出現的裂纹而言。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數有差別﹐或也与烧成时的温度有关。按其裂纹的稀密和形狀﹐分別称之为冰裂纹﹑鱼子纹﹑蟹爪纹等。这本來是制瓷工艺中的一种缺陷﹐但古代工匠卻利用它來装饰瓷器﹐并成为某些瓷窑产品的主要纹饰和特征。 三、“粉彩” 开始于康熙時期,是釉上彩瓷器中的新品种。由于顏料中含有粉质,烧成時温度也比五彩瓷略低,更重要的是色调柔和﹑浅淡,因此粉彩瓷器有“软彩”之称。精湛的制瓷技艺与精細的彩绘功底在此結合,雍正時期的瓷器烧造及画精致, 用色十分丰富,多達二十种。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已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和古彩的区别 1、粉彩用玻璃白打底,由于其中的砷有乳浊作用,使产生不透明的效果,而古彩不用打底。 2、粉彩用渲染表现手法,使颜料由深到浅,产生浓淡明暗的色彩层次变化,而古彩则多用单线平涂,一般无阴阳向背之分。 3 、粉彩用油料调色,而古彩用胶水调色。 4、粉彩的烧制温度为700度左右,古彩在800度左右。 5、粉彩有温润匀静之美,而古彩有清新透彻之美,前者调和,后者挺拔,固有软硬之分。 四、珐琅彩 珐琅彩又称料彩,或“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是受铜胎画珐琅的启示而将其画法移植到瓷器的产物,到乾隆时达到极盛。 是在瓷质的胎地上,用各种珐琅料彩绘作画,再经烧制而成的新彩瓷。 所用彩料,色泽晶莹,质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