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5章-板块构造-2小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第5章-板块构造-2小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中国 弧 -脊 西菲律宾盆地 55-34Ma 九 洲 帛 琉 海 脊 尼 西 马 亚 帕里西维拉盆地 34Ma 30-18Ma 纳 海 马尼亚纳海槽 伊 豆 小 笠 原 马 尼 亚 纳 前 锋 11Ma 8-3 E3-N1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大陆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 大陆岩石圈 板块构造与岩浆作用 板块构造与变质作用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第5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一、 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 二、 板块构造 三、 大地构造分区和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四、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五、 板块运动机制 大地构造分区的级别 1级分区: 板块、板块边缘活动带 2级分区:板块内的裂陷槽和陆内碰撞带;板块间的稳定地块和微板块 中国及邻区古板块的划分 华北板块 塔里木板块 扬子板块 塔里木板块 华北板块 扬子板块 中国三大构造域的划分 古亚洲构造域 特提斯构造域 滨太平洋构造域 (据李春昱等,1980) 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第5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一、 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 二、 板块构造 三、 大地构造分区和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四、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五、 板块运动机制 四、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概念 威尔逊旋回 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构造阶段 概 念 构造旋回:地球岩石圈构造演化中存在的规律性旋回现象,包括造山作用、海水进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物演化和发展等方面。 构造阶段:发生构造旋回所经历的地质时间 威尔逊旋回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威尔逊(J.T. Wilson)从板块构造观点综合归纳出的主要阐述大洋从开裂到闭合碰撞造山运动演化过程。 胚胎期 初始洋盆期 成熟大洋期 衰退大洋期 残余洋盆期 消亡期 (红海) (东非裂谷) (大西洋) (太平洋) (地中海) (喜马拉雅) 威尔逊旋回 1 胚胎期 地壳拉张 形成裂谷 2 初始洋盆期 3 成熟大洋期 4 衰退大洋期 5 残余洋盆期—地中海 始新世 6 消亡期 洋壳残片 6 消亡期(喜马拉雅造山带) 胚胎期 初始洋盆期 成熟大洋期 衰退大洋期 残余洋盆期 East African rift valley Red Sea Atlantic, South Arctic oceans Pacific Ocean, Mediterranean Sea Himalaya Mts, the Alps, the Andes, the Urals 消亡期 威尔逊旋回小结 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构造阶段 迁西阜平阶段(Ar) 中条晋宁阶段(Pt1-2) 加里东阶段(Pz1) 海西(华里西)阶段(Pz2) 印支阶段(T) 燕山阶段(J-K) 喜马拉雅构造阶段(Cz) 第5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一、 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 二、 板块构造 三、 大地构造分区和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四、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五、 板块运动机制 地幔对流说 五、板块运动机制 超级地慢柱说 Global Seismic Topography (Maruyama, 1994) 第5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板块;蛇绿岩;混杂岩;双变质带;构造阶段。 二、简答题 1)简述3种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离散型板块、会聚型板块、转折断层型板块) 2)什么叫地缝合线?(海陆板块俯冲碰撞留下的痕迹带??)简述地缝合线识别标志。(蛇绿石、混杂岩、双变质带) 3)简述被动大陆边缘和主动大陆边缘的区别。(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没有发生变化,主动大陆边缘海陆板块俯冲碰撞形成新的岩石) 4)简述威尔逊旋回。(胚胎期、初生洋盆期、成熟洋盆期、衰减洋盆期、衰退洋盆期、消亡期) 5)简述中国3大构造域的划分。(??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 6)简述中国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所经历的5个构造阶段及其分别对应的时段? (加里东阶段、海西阶段、印支阶段、燕山阶段、喜马拉雅构造阶段) 复习题 * * * 第5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一、 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 二、 板块构造 三、 大地构造分区和中国古板块 的划分 四、 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五、 板块运动机制 一、 从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构造 大陆漂移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古地磁学,深海钻探、海底地貌、地球物理及海洋地质等学科的发展,证实了大陆漂移假说,解决了“漂移”的地球物理机制,进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