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名人名言: 结论五: 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1.首先,我们要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同时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3.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名人名言: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为他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人只有现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爱因斯坦 结论六: 我们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怎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奉献有不同的表现,舍己为人是奉献,大公无私是奉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是奉献。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奉献。 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与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关心和尊重他人,能够与人为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自学指导(一): 1.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为什么要谦让? 3.如何做到谦让? 4.什么是分享? 5.如何做到分享? 6.助人的意义? 7.怎样帮助他人? 要求时间:5分钟。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 4.为社会做好贡献。 六尺巷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启示:面对邻里,同事、朋友利益之争时,应该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才能受人尊敬,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共融。 结论一: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 为什么要做到谦让? 1.谦让是中华民主的传统美德,他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2.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如何做到谦让? 1.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2.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夺名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 3.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拓展思考: 谦让是否意味着软弱可欺呢? 谦让是一个人有____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____和____,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谦让是有限度的,当自己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时,要敢于____ ____ ____ 。 谦让是建立在_______的基础上的,谦让不是_______,学会谦让和敢于竞争并不矛盾。 涵养 尊重 宽容 自尊自信 自我贬低 正当权益受到无理侵害 据理力争 盲人挑灯 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看到一盏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走至近处,却发现挑灯者是一个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挑一盏灯岂不是多此一举? 僧人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到,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盲人缓缓答道:“这个问题不只一个人问我了。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黑夜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的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阿。” 盲人却说:“我是在为我自己!”僧人又愣住了:“为你自己?”盲人语气淡定自若说“是啊,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不会误撞我,这样就可以保护我安全了。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是为别人带来光明,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的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是我免受许多危险。”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社会生活中,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如果人人心里都燃起一盏爱的明灯,用爱来照亮别人,那我们就能拥有一份充满爱意的光明。 结论二: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 什么是分享?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做我们的。 为什么要做到分享? 1.分享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 2.会体验到更好的幸福。 3.会得到信任和友情。 4.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