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染菌无法彻底避免;据报道 国外抗生素发酵染菌率为2%~5%,国内抗生素发酵、青霉素发酵的染菌率为2%,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发酵染菌率为5%,谷氨酸噬菌体感染率为1%~2% 染菌影响产率、质量、三废治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节 发酵异常现象及染菌分析 溶解氧水平异常变化显示染菌 三、发酵染菌的原因 发酵染菌率 四、染菌原因的分析 某制药企业链霉素发酵染菌的原因分析 (一)染菌的杂菌种类分析 杂菌是耐热的芽孢杆菌(灭菌、死角) 杂菌是不耐热菌(种子带菌、空气带菌,设备渗漏,管理操作等) 杂菌是真菌(渗漏、灭菌、操作、糖液灭菌不彻底等) (三)不同污染阶段分析 五、染菌隐患的处理 ①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的各项指标、参数、条件进行操作; ②投产前济宁整个发酵系统的无菌测试; ③严格工人的管理,实行操作记录制度; ④加强在线监测技术手段,各种生物传感器、探头要定期校正; 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第二节 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二、不同种类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 青霉素发酵: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大 链霉素发酵:污染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大 四环素发酵: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的危害较大 柠檬酸发酵:最怕污染青霉菌 肌苷、肌苷酸发酵:污染芽孢杆菌的危害最大 谷氨酸发酵:最怕污染噬菌体 高温淀粉酶发酵:污染芽孢杆菌和噬菌体的危害较大 三、不同染菌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1,种子培养期染菌 菌体浓度低、培养基营养丰富;易染菌、应灭菌后除去,并对种子罐、管道进行检查和彻底灭菌。 2,发酵前期染菌 杂菌与生产菌争夺营养成分,干扰生产菌的繁殖和产物的形成;易染菌、应特别防止,可重新灭菌,补充营养,重新接种发酵。 3,发酵中期染菌 严重干扰生产菌的繁殖和产物的生成;挽救处理困难,危害性大; 4,发酵后期染菌 如杂菌量不大,可继续发酵。如污染严重,可采取措施提前放罐 四、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带菌:种子带菌可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 空气带菌:空气带菌也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导致染菌范围扩大至所有发酵罐 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一般为孤立事件,不具有延续性 设备渗漏:这种途径造成染菌的危害性较大 五、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1,对过滤的影响 发酵液的粘度加大;菌体大多自溶;由于发酵不彻底,基质的残留浓度加度。造成过滤时间拉长,影响设备的周转使用,破坏生产平衡;大幅度降低过滤收率。 2,对提取的影响 (1)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染菌的发酵液含有更多的水溶性蛋白质,易发生乳化,使水相和溶剂相难以分开 (2)离子交换工艺:杂菌易粘附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或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大大降低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量 五、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3,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对内在质量的影响:染菌的发酵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其它杂质。对产品的纯度有较大影响。 (2)对产品外观的影响:一些染菌的发酵液经处理过滤后得到澄清的发酵液,放置后会出现混浊,影响产品的外观。 六、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程度越大,即进入发酵罐的杂菌数目越多,对发酵的危害越大。 染少量杂菌,有时可以容忍; 前期和中期染菌,应结合染菌程度综合考虑。 第三节 杂菌污染后的挽救和处理 (1)若碳、氮含量高,终止发酵,灭菌后再接入种子; (2)若造成较大危害,可放掉部分料液,补充新的料液,灭菌后再接种发酵; (3)也可降温、调pH、调整料液比、补加培养基等。 三、发酵中后期染菌的处理 (1)轻微污染,可加入适当杀菌剂或抗生素及正常发酵液,抑制杂菌生长,也可降低温度、通风量、停止搅拌、少量补糖等措施进行处理; (2)若产物代谢到达一定水平,明确染菌可放罐; (3)没有提取价值的发酵液,加热120℃以上,保持30min,排放。 四、染菌后对设备的处理 柠檬酸发酵: 污染细菌:加大通风量,加速产酸,降低pH,抑制细菌生长; 污染酵母 :加0.025-0.035g/L硫酸铜; 污染黄曲霉;加入另一罐将近成熟的醪液,使pH下降,黄曲霉自溶 污染青霉:青霉能在低pH环境下生长,可考虑提前放罐。 第四节 染菌的预防措施 一、强化空气净化过程 1.空气净化流程 2.过滤介质 过滤芯:活性炭、棉花、超细玻璃纤维纸 膜过滤技术。 3.过滤介质的填装 棉花过滤器最合适的填充密度:160~180kg/m3;玻璃纤维:130~180kg/m3,铺纤维时分层均匀铺设。 4.空气净化管理系统 过滤介质保持干燥,油水分离洁净,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和高效的气液分离设备; 3.设备的灭菌 (1)实罐灭菌 实罐时灭菌未充分排除罐内空气:造成假压,升温时,应打开排气等阀门放气。降温时,及时通入空气,根据压力变化进行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CYX-QEHP-12生产计划控制程序.doc VIP
- 《GBT 3655-2022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最新解读.pptx
- Φ0.05mm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性能的多维度探究与优化策略.docx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推荐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课件.ppt VIP
- 学校制度汇编学校制度集.doc VIP
- 2023届湖北省圆创联考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四氢噻吩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pdf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