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巨人贝多芬导案
泾川四中导学案
审核人: 批阅人:
学 科 语 文 授 课 时 间 年 月 日 设计者 薛俊英 授 课 班 级 七年级 教授者 课 题 《音乐巨人贝多芬》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探究,了解贝多芬,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运用肖像描写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手法。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运用肖像描写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手法。 情感目标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教学资源 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与图片、多媒体。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预习导引 第一课时
查找资料,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音乐作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女佣(yōng)? 重荷(hè)? 丧(sàng)失
佣(yòng)金? 荷(hé)花? 丧(sāng)乱
深suì ? chóu 躇?喧xiāo ?
Níng 重? pán 石(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喧嚣:(声音杂乱;不清净)?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让人注意) 小组合作,了解作者作品,感受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导学过程 一、导入: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最怕什么呢?(耳聋)(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让人失去最需要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却双耳失聪。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整体感知课文 (一)认真阅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主要事件:女佣接待“客人”并简单介绍贝多芬;“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二)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三)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强调“具体”)(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其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四)品读课文,赏析句子。认真品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弄懂这些句子的含义,最后和全班同学交流。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难以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为此他感到吃惊。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幽默风趣。)2.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所以说,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