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常识(课件04)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常识(04) 秦汉文学 第二讲 《史记》与汉代历史散文 一、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二、郭沫若对太史公的评价 郭沫若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文,千秋太史公。 三、司马迁生平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这部52万多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点。 四、《史记》的写作动因 五、《史记》的结构体例 六、何为“纪传体”?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体。 地位与影响: 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开中国正史体例之先河。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郭沫若等多位名人所称赞。《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汉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七、《史记》五部分详解 1、本纪:记载从黄帝到武帝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大事。 2、世家:主要记载诸侯王大事,间而述及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时事。 3、列传:是历代上自将相,下至游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 4、十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是按世代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 5、八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记载专章。 八、司马迁的修史理想 九、《项羽本纪》赏析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 门 宴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未路的终点 十、郑板桥对《史记》的评价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郑板桥 十一、“巨鹿之战”赏析 “巨鹿之战”赏析(续) 十二、“垓下之围”分析 十三、项羽是否应该自刎? 十四、《史记》的悲剧色彩 《史记》的永久魅力,不仅体现在它为千万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部自己民族最初3000年的文明史,更在于它真实地记载了众多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进行奋斗抗争、拼搏的悲剧人物,使后人从中深切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艰难曲折的伟大。 《史记》共有112篇记传作品,其中以悲剧人物为标题的有50余篇,近20篇叙写悲剧人物,全书呈现浓郁的悲剧色彩。这是《史记》所独具的美学特征。它的形成,是历史条件和司马迁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十五、《史记》的史学价值 1、它创作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后来封建正史的典范。 2、它改变了分封割据的历史概念,建立了大一统的历史观。 3、整理和保存了几千年丰富的史料,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十六、《史记》的文学价值 A、《史记》的人物塑造法 1、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2、运用“旁见侧出法”也叫“互见法”。 3、在小事和细节上表现人物性格;雕琢对话,精细刻画人物的个性。 4、既不平铺直叙地介绍梗概,也不静止地介绍人物言行,而是通过紧张斗争场面的描写将人物置于复杂矛盾的尖端,来表现他们各自的长处和弱点,表现其性格特征。 《史记》的文学价值(续) B、《史记》的语言艺术 1、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史记》的叙述语言,简洁、精炼,极富表现力。 3、《史记》在叙事中还往往引用民谣和谚语,使语言更加丰富多采,也更富有表现力。 C、《史记》的叙事艺术 1、沟连天际、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3、对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十七、《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开创了纪传体,成为后世正史之祖。 第二、考信求实精神,确立了史学的优良传统。 第三、古代散文的楷模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