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语成语看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取向.docVIP

从俄语成语看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取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俄语成语看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取向

从俄语成语看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取向 从俄语成语看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取向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积淀。成语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窥探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等。分析俄语成语,能够帮助俄语学习者了解俄罗斯民族心智、民族精神,对俄语学习及俄汉互译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取向是指一种文化总体趋向性特征。它表现为某种规范,借此评判个性的褒与贬。它是历史形成的,根植于集体记忆,形成固定取向并为社会成员接受并遵守。文化取向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价值观、世界观的综合体。   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识属于文化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概念,是母语范畴或形式中的世界感知,这些范畴或形式将民族性格中的智力、精神及意志等方面的典型表现融于自身。民族精神并非哲学、科学或审美系统,而属于社会意识层面,其中,思维与情感、与意识习惯和方式不可分割。因此,虽然是潜在的,民族精神却能成为特定人群精神联系的内核和指归。民族精神实体化在语言中,确切地说,语言化、符号化为语言中那些最为重要的心智概念中。   民族精神在长期历史时期内形成,为某个民族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与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等比较,民族精神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一般几百年甚至一千年都不改变。即使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变革,民族心理特征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但民族精神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因为民族精神是存在在民族意识中的心智内核,是该民族特有的东西,是用来确定“我们”的范围,区别于“他们”之处。   俄罗斯成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取向的缩影,也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典型语言体现。   二、俄语成语中体现的积极的文化取向   面对困难不屈不挠   1.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俄成语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译为“汉尼拔式的誓言”。汉尼拔是古代迦太基的统帅。迦太基是非洲北部的奴隶制国家,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遭到失败,丧权失地,损失惨重。当时汉尼拔将近十岁,其父为迦太基统帅哈米尔卡·巴卡,带他到柏儿摩洛克神殿去宣誓。少年汉尼拔在祭坛前立下誓言,决心为国报仇雪耻,终生要为打败世仇罗马而战斗。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戏班他的迦太基军统帅,挑起了第二次不匿战争。他表现出卓越的将才,冒着极大的困难,以少量的军队在帝国土地上纵横驰骋了十几年,屡屡给罗马以沉重的打击,获得辉煌的胜利。因为该历史事件,就产生了Аннибалова клятва这个成语,用来表达某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到底的决心,或者某人在遇到困难时候坚持到底的信念。   2.уничтожить за собой мосты或Сжечь за собой мосты。该成语直译为“毁坏、烧毁自己后面的桥梁”,它源自古代俄罗斯的一个历史事件。在1380年马麦汗的鞑靼蒙古侵略军与俄罗斯军队在顿河直流的涅普利雅德瓦河河口附近的库利科沃原野上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Кули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莫斯科大公季米特利·顿斯科依担任统帅,他在下令等军队渡过顿河后,即烧毁顿河上的桥梁,断绝了俄军自己的后退之路,由此表示对此战事有进无退的决心。最终,俄军在这次会战中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赢得了俄罗斯人民摆脱鞑靼蒙古的桎梏的关键性的胜利。现在这个成语用来表示遇到困境,切断自己的退路,不屈不挠,坚持必胜的信念。   反对狂妄自大、不自量力   俄成语“Аника-воин”直译为”阿尼卡勇士”,而实际表示的意义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人”。阿尼卡是古代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勇士。俄罗斯民间诗歌《宗教诗》中叙述一个叫阿尼卡的武士,吹嘘自己英勇无敌、战无不胜,狂妄到宣称敢同“死神”较量,结果自取灭亡。若采用直译方法,直接将该成语译为“阿尼卡勇士”,则译语民族成员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个成语贴近汉语成语“夜郎自大”。从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人民对狂妄自大的人的反感。   不为财富诱惑而屈膝   俄成语Калачом не заманишь,这个成语直译是“用白面包也引诱不动”。Калач是一种用小麦粉做成的白面包。在沙皇时代的俄国农村,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很多地区的农民只能吃到用黑麦做的黑面包,有时候甚至连这种粗劣的黑面包都无法吃到。至于用小麦粉烘烤的白面包是农村人民的珍品,价格比普通面包贵很多,普通农民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候才能品尝到白面包的美味,如此珍贵的事物是普通农民渴望吃到的。俄成语Калачом не заманишь表示“无论什么好东西都引诱不了”的意思。该成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富贵不能淫”的铮铮铁骨。   有自知之明   Поставить кого на свое место相当于汉语成语“安分守己”、“要有自知

文档评论(0)

feng1964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