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叛逆儿子PK“虎妈”:唇枪舌战见招拆招.doc
叛逆儿子PK“虎妈”:唇枪舌战见招拆招
福州“虎妈”黄丽辉因为比较严厉,叛逆儿子邱昱伟8岁那年在博客上向她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自称“一个人的正义的起义军”,反抗的是“妈妈的独裁统治”。面对儿子咄咄逼人的态势,黄丽辉见招拆招,将严厉的家庭教育理念渗透到博客里的“唇枪舌剑”中。8年时间里,儿子写了1000多篇博文,翔实记录下了每场战争的“硝烟”……
妈妈,你斗得过我吗?
2006年7月,邱昱伟8岁,电脑对于贪玩的他来说有着磁石般的魔力。只要大人不注意,他就偷偷趴到电脑前无师自通地打开各种游戏玩起来。跟他玩了1个月的“猫鼠”游戏之后,黄丽辉身心俱疲,他的胆子却越练越“肥”。
8月的一天,邱昱伟又沉迷在电脑前。气急了的黄丽辉顺手抓起鸡毛掸子打在儿子屁股上,邱昱伟不服气地关掉电脑后,突然义愤填膺地质问道:“为什么大人可以玩电脑,小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黄丽辉耐着性子解释道:“我不是在玩电脑,而是在用电脑写文章!”“我也要用电脑写文章!”儿子突然冒出的这句话令黄丽辉捧腹:“你小子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用电脑写什么文章呀?”
没想到,执拗的邱昱伟一再坚持。黄丽辉只好帮他注册了一个博客账号,昵称“伟伟虎”。有了博客,邱昱伟的兴趣点转移了,对电脑游戏不再像以前那样狂热,取而代之的是对写博客的痴迷,尤其是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有人评论时,更是喜不自禁。
其实,邱昱伟早就对妈妈的严厉高压政策不满了,只是没敢明着说出来。妈妈鼓励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像拿到尚方宝剑似的,立即抓起博客这把“投枪”,开始进行激烈的反抗。
2007年8月24日,不到9岁的邱昱伟在博客上向妈妈开炮了――《向妈妈讨回公道》:“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请网友帮我讨回公道。妈妈有张‘阴阳脸’,说变就变。她骂我没关系,可是她骂得太过火了我就要发动‘一人起义军’来反抗了!大家觉得妈妈这样过火地打我、骂我,对吗?”小小年纪就能娴熟地运用博客争取舆论支持,不出所料,博文发表后不久,很多网友都发表了评论。黄丽辉觉得自己不能再不吭声了,赶紧在博客下评论:“我什么时候随便打你骂你了?你犯错我指正了你不听,还跟我狡辩,我能不生气吗?”没想到熊孩子摆出一副无语的姿态:“做人难,做邱邑伟更难!做黄丽辉的儿子那是难上加难!”
有一天晚上,黄丽辉陪儿子练琴,发现他手指没抬、错音不少,让他改过来,他却大声狡辩:“刚才我没弹错!”黄丽辉只好压住怒火耐心地让他把刚才弹的不太顺的部分单独练几遍。没想到邱昱伟很不耐烦,故意把整只手掌趴在琴键上,示威一般。黄丽辉很生气,但忍着没发作。
邱昱伟不但坚持说自己没错,还要求妈妈示范一遍自己说的“所谓正确的”。黄丽辉只好赶鸭子上架。“你为什么把123指全部抬起来?压下去!”邱昱伟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突然叫了起来。“现在的重点是纠正你的错误,而不是来挑我的毛病!”黄丽辉有点火了,但还是耐心地跟他解释:“妈妈没有像你那样系统地训练过,当然不可能做得很到位了!”邱昱伟倔强地把头一扭,嘴角一撅,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气呼呼地说:“好!我也学你把所有手指都翘起来!”
先前的忍耐化为怒火直往上蹿,黄丽辉“啪”地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邱昱伟脑袋狠狠地往左一甩,下巴上扬,嘴角上翘,鼻孔朝天,一股气流汇成一个闷闷的“哼”字喷了出来。黄丽辉强压怒火,要他立即分手慢练。邱昱伟开始慢练,但还是狡辩说自己没错,还捏紧拳头咬紧牙根,从牙缝里挤出几个高分贝的大字:“我――没――错!”
彼时,黄丽辉压抑许久的怒火开始燃烧,火苗蔓延到每个关节,在掌心燃起烈焰,手掌携带烈焰在儿子身上烙下一个鲜红的“印章”――“别弹了!给我反思去!”
其实,作为妈妈,黄丽辉知道自己不该动手,但看到儿子肆无忌惮又实在忍无可忍!既气愤又心疼的她压一压掌心,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当晚,黄丽辉辗转反侧。第二天一早,黄丽辉在儿子博客里看到了《我的检讨书》“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气你。我有时候真的没弹错,您为什么要打我呢?请说一说您为什么要污蔑我?”
没办法,黄丽辉只好乖乖地在儿子博文后留言:“不排除看谱时有走眼的可能,但绝不是污蔑,你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了让邱昱伟知道大人错了也会主动承认,黄丽辉认真地手写了一份检讨,为自己的动手行为向儿子道歉。见妈妈如此有诚意,邱昱伟自觉制订了练琴计划,并请妈妈随时监督……黄丽辉深有感触,父母的粗暴指责只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适时的自我批评更能让孩子信服。
互为“猫鼠”,好习惯养成进行时
虽然可以在博客上“抨击”妈妈很过瘾,但邱邑伟还是对妈妈逼自己每天写一篇博文颇为不满。2009年,邱昱伟又向妈妈挑衅――“我写一篇博客,你也要写一篇!做不到是不是?”他嘴角微微扬起,幸灾乐祸起来。黄丽辉哪受过这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