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邮驿研究:成果、困境与展望.doc
唐代邮驿研究:成果、困境与展望
“照得驿递天下之血脉也,血脉不容一日稍郁,邮传之设不可废也,明矣。”①交通系统的完备程度往往决定着社会组织的规模和社会结构的形式,以及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邮驿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进行信息传递、人员安置和物资输送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因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制高点。其四通八达的驿道、气势恢宏的驿馆、数量众多的驿员、体系完备的邮驿制度,一直是后代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拟对相关史学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评价批判,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学术史的研究脉络,继而推动唐代邮驿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通论
邮驿史作为交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政治军事史、历史地理学、新闻传播学密切相关。自20世纪初期以来,诸多海内外学者围绕交通与邮驿等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通论性或概述性的著作较早的有王倬《交通史》、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等。其中,白寿彝著《中国交通史》是第一部较全面地综合研究中国历代交通史的学术著作。
纵观唐代交通与驿道诸问题的研究,成果最丰富、影响最深远、最值得重视的乃是台湾学者严耕望、日本学者青山定雄的研究。严氏《唐代交通图考》自谓“耗时四十年,文繁两百万”,堪称唐代交通领域的划时代巨著,其规模与价值均具空前之意义。“此书已出版之五册,每册有若干篇,每篇研究一交通路线或一地区之交通路线。不但研究驿道,次要之道路亦在研究之列。”②
青山定雄《唐宋时代的交通和地志图研究》也是一部关于唐代交通与邮驿的代表性著作,集中反映了作者多年来的学术成果。该书分为交通和地志地图两部分,前篇主要论述唐代的陆路、水路、关津、商税、邮驿及进奏院,宋代的陆路、水路、邮驿系统等,后篇主要论述唐宋时期的总志及地方志、各类地图等,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唐宋时代交通诸问题的主要课题,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一些学者视为“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精心巨著”③。
其他有关唐代交通与邮驿的通论性著作还有章群《唐代交通》、刘希为《隋唐交通》、王子今《驿道史话》等。其中,王子今《驿道史话》影响尤巨。该书以时间顺序为纵轴,详细论述邮驿系统诸问题,并创造性地列出“驿吏驿卒生活写真”一节,着重笔墨描绘古代驿吏驿卒的日常生活,赋予交通史研究新的意义,开辟了交通史研究新的领域。
二、专论
驿道
《旧唐书?地理志》、孙樵《兴元新路记》、贾耽《记四夷入贡道里》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盖囿于时代局限,多举其大略,颇有脱讹。
陆路交通是唐代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是驿道最重要的组成内容。关于陆路交通,学术界对此课题已有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较重要的有曾一民《唐代广州之内陆交通》、张广达《西域史地丛稿初编》、辛德勇《史万岁南征路线重析》及关于唐代交通与驿站的相关论文等。日本学者著作较丰,影响亦深远。青山定雄《唐代的陆路》、佐藤长《唐代青海至拉萨间的道程》及相关著作、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等。上述研究引证史料、图志及敦煌出土文书,对唐代的交通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探讨,使过去不甚明确的道路走向、道路条数、道路里程有了清晰的认识,陆路交通的研究逐渐脱离了宏观叙述的研究范式,开始走向微观与个案研究,充实了交通史的研究内容。
水路也是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唐代南部地区的邮驿发展尤为重要,大运河的开通更加提升了水路在邮驿系统中的地位。关于水路的研究,主要的学术成果有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阎文儒《隋唐汴河考》等从各个角度对唐代的水路进行考证与辨析。日本学者较早的有藤田元春《中国大运河的地理学研究》、青山定雄《唐宋汴河考》等。上述研究中,以全汉升、青山定雄的研究成果最具有代表性。
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从漕运与财政二者关系的角度,系统的阐述运河交通在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乃至整个国家机构运转中的重要作用和极高地位。青山定雄《唐宋汴河考》是一部蜚声海内外的名作,从此奠定了作者在日本交通史、乃至整个日本史学界的地位。该书搜集运用大量的史料,对唐宋时代的汴河流域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全面梳理了汴河河道、运河开凿、漕运运输等水运交通诸问题,大大推动了中国水运交通史研究的历史进程。
驿馆
驿馆是邮驿系统的起始点和中转站,也是驿员工作、官员接待的落脚点和安置点。驿馆作为国家对外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信息传递能力和文明发达程度。唐人留下大量的诗歌、文集、笔记小说等史料,为驿馆的深入研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关于驿馆的设置与形制,白居易《望江楼上作》、杜甫《官人斜绝句》等诗歌、笔记小说从不同方面加以论述,后人记载如著名学者顾炎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