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纳式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 安装位置必须有非常可靠的接地系统,并且该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Ω。否则便失去防爆安全保护性能。 由于采用了三方隔离方式,因此无需系统接地线路,给设计及现场施工带来极大方便。 要求来自危险区的现场仪表必须是隔离型,否则达不到本安作用,并且通过接地端子与大地相接后信号可能无法正确传送。 对危险区的仪表要求大幅度降低,可以采用非隔离型并且现场无需采用隔离式的仪表也可以保证信号的可靠传递。 由于输入信号通过内部器件与地之间形成回路,,直接降低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影响系统稳定性。 由于信号线路无需共地,使得检测和控制回路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由于齐纳式安全栅的电路原理需要吸收输入回路的能量,所以易造成输出不稳定。 无需吸收输入能量,而输出可以提高驱动能力,因此输出更加稳定可靠。 附:齐纳式与隔离式安全栅技术及应用对比(1) 齐纳式安全栅 隔离式安全栅 由于设计机理,每只产品只能提供一入一出的回路,无法实现多回路的要求。 隔离式安全栅可输出两路相互隔离的信号,以提供给使用同一信号源的两台设备使用,并保证两设备信号不互相干扰。 输入与输出之间无法实现电气隔离。 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设备相互之间的电气安全绝缘性能,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输入信号只能实现等量传送,无法实现诸如线性化、零点控制等算法,是个简单的类似于导体的产品。 不仅实现达到更加可靠的本质安全要求,而其对输入信号实现多样化的处理,如能够接受并处理热电偶、热电阻、频率等信号,更加方便与各类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连接,并降低后续系统的软、硬件成本。 附:齐纳式与隔离式安全栅技术及应用对比(2) 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 * * * * * * * *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 防爆及安全栅技术基础 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 编制 在石油、化工、冶金、制药、天然气等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具有爆炸性物质存在的危险场所,这些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爆炸性环境应用的标准,产品必须取得国家授权机构的认证。 危险场所:指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据资料:煤矿井下约80%场所、石油开采现场和精炼厂约60%-80%场所、化学工业约80%以上的生产车间是爆炸性危险场所。 易爆场所的产生 所产生爆炸的三角形原理 点燃源 危险区 助燃剂 电火花 热表面 爆炸性物质 空气(氧气) 可燃性物质或粉尘等 产生爆炸危险的因素及措施 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产生爆炸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爆炸三角形原理): 1. 爆炸性物质---- 可燃性物质或粉尘等; 2. 点燃源(点燃能量) ---- 电火花、热表面 3. 助燃剂---- 空气(氧气)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避免形成爆炸性环境--理想的方法(很难实现); 排除、消除可能的点火源--实际的方法; 限制其中一个或几个要素,都可以达到防爆要求。如制造正压、爆炸气体浓度监控、限制点燃源能量(主要手段)。 电气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代表性物质 物质分组体系 点燃特性 中国 /IEC/ 欧洲国家 GB3836.1/IEC60079-0/EN50014 北美(美国、加拿大)NEC500 易 难 乙炔 Ⅱ C级 Ⅰ级 A组 氢气 Ⅱ C级 Ⅰ级 B组 乙烯 Ⅱ B 级 Ⅰ级 C组 丙烷 Ⅱ A级 Ⅰ级 D组 甲烷 Ⅰ(煤矿) (无分组) 金属粉尘 (Ⅲ) Ⅱ级 E 组 煤尘 Ⅱ级 F组 农业粉尘 Ⅱ级 G组 纤维(毛、棉屑) Ⅲ 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组别 温度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 适用危险气体引燃温度 T (℃) 电气安全性能 T1 ≤ 450℃ 450℃≤ T 低 高 T2 ≤ 300℃ 300℃≤ T T3 ≤ 200℃ 200℃≤ T T4 ≤ 135℃ 135℃≤ T T5 ≤ 100℃ 100℃≤ T T6 ≤ 85℃ 85℃≤ T 按照我国国家防爆标准 GB3836.1-2000 的有关规定,危险区电气设备的温度组别与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和适用气体引燃温度的关系如下: 注:仪表的最高表面温度 = 实测最高表面温度― 实测时环境温度+ 规定最高环境温度 气体/设备相容性 氨气 630 甲烷 560 氢气 537 丙烷 470 乙烯 425 丁烷 365 环己烷 259 乙醚 170 二硫化碳 95 气体点燃温度°C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T1 T2 T3 T6 T4 T5 电气设备温度组别°C °C 危险场所的区域划分 区域 中国标准描述 欧洲标准量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