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地理学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具体来说,是其物质组成、结构、区域差异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与规律。 二、地理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三、论述自然地理学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特征、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效应;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不同自然综合体的划分,以确定其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 ⑤参与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管理和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等; ⑥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第一章】一、岁差:因地球自转轴旋进,春分点西移,回归年比恒星年相应地短20o24 ,我国古称岁差,即周岁与周天之差。 极移: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 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 经线: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 地理坐标:经纬度相结合,标志一地在地球球面上的特定位置。 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软流圈:上地幔上部约60~250km深度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温度超过物质熔点,物质处于熔融状态而成为岩浆源地,有软流圈之称。 岛屿的分类:大陆岛;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二、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①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②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 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④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循环; ⑤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 ⑥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地表过程具有了昼夜节奏; 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南左北右; ③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④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二章】一、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单 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主要造岩矿物:石英;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长石;云母。 岩浆岩:从活动形式上讲,可被认为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凝(喷出岩)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分类 二、地层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特点: 上下地层产状一致(互相平行) 时代是连续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是递变或相对一致。(沉积连续) 构造运动状况: 该时间内沉积地区的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虽有上升,但未升出海面); 2)平行不整合 特点: 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 发生过沉积间断 不整合面上保存有古侵蚀面. 构造运动状况:在一段时间内沉积地区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并导致沉积间断; 3)角度不整合 特点: 岩层成角度相交; 岩层时代是不连续的; 保存有古侵蚀面。 角度不整合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地壳有过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三、大陆漂移学说: A.亚、非、欧、美、澳洲及南极地区,在古生代是单一的大陆——泛大陆。 B.花岗岩质大陆漂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 C.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的作用。 D.移动大陆的前沿受洋壳阻挡,挤压、褶皱成山,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碎片”,形成岛屿。 E.漂移过程很缓慢。 板块构造说: 1967年,摩根(美)、麦肯齐(英)等人,将海底扩张说扩展为板块构造学说。 主要思想: 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 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板块内部稳定,而边缘、接缝地带跃。 板块是活动的,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 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 四、火山分布: 1)环太平洋火山带,“环太平洋火圈”;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地中海—印尼火山带); 3)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五、地震活动带的分布: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 ③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岭及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 ④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等。 【第三章】一、大气的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固,液体杂质。 降水分类:(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雨(4)台风雨。 雾的分类:辐射雾;平流雾;蒸气雾;上坡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