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理命题展望
命题稳中求变 突出素质考查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命题展望
江苏 姜启时
今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已正式出台,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新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考生将于今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作为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衔接的关键一年,今年高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006年高考物理试题,各地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注重能力考查, 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同前几年相比, 凸显“稳中求变、考查素质”的特点. 新出台的《考试大纲》注重了新课标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回顾2006年高考, 对照新的《考试大纲》, 今年高考命题必将体现如下特点:
一、命题注重对物理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006年高考试卷
例1 (2006年广东卷 题17)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项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 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 万有引力恒量为G.
(1)试求第一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
(2)假设两种形式星体的运动周期相同,第二种形式下星体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答案 (1) ;;(2)
本题以宇宙中的三星系统为背景命题, 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等主干知识. 2006年各省市高考试卷都突出重点内容,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表现出《考试大纲》对高考的指导作用. 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的比例合理.命题突出物理学科内的综合,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的综合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相综合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物体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观点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 利用牛顿定律、圆周运动、洛仑兹力等知识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从运动、力、能量的角度并与电路计算相综合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等等, 可以预计, 2007年试题也必然会注重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 近几年高考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许多试题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后一段复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依托课本, 疏理知识,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结合《考试大纲》进行系统整理, 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弄清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牵一点、起一线、连一片、构一体”的目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高考命题必然沿袭这一特点, 复习中应注意主干知识的归纳整理,以各部分重点内容为核心,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 应杜绝再做难题, 对以前做错的题目进行一次清理, 剔除难题、偏题, 对于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题和中档题, 以往做错的必须反思, 分析失误的原因, 并寻找同类型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注重以理解能力为主导的能力测试题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指导思想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06年高考中,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今年的高考命题,这一理念必将进一步体现.
例2 (2006年天津卷 题25)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 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大麦哲伦云时,发现了LMCX—3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A和不可见的暗星B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A、B围绕两者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A的速率v和运行周期T , 引力常量为G .
(1) 可见星A所受暗星B的引力FA可等效为位于O点处质量为m 的星体(视为质点) 对它的引力,设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m2 ,试求m ( 用m1、m2表示).
(2) 求暗星B的质量m2与可见星A的速率v 、运行周期T和质量m1之间的关系式;
(3) 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ms 的2倍,它将有可能成为黑洞. 若可见星A的速率v =2.7105 m/s,运行周期T=4.7104 s,质量m1=6ms ,试通过估算来判断暗星B有可能是黑洞吗? (G=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