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的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的设计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起止时间:2010年 3月 21日至2010年 6月 25日 摘要 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单片机的学习、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I/O 口定时翻转电平驱动蜂鸣器 关键词:单片机 电子时钟 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 Abstract The MCU through graduation learning applications to AT89S51 chip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the necessary circuitry to design a simple electronic clock, it is mainly through the DP-51PROC Single Chip Experimental Device to achieve, through the digital control can be accurately show time, adjustment time, its time period is 24 hours, so get to learn, design, development hardware and software capabilities. Main achieved function to show time, the time when calibration transfer (using the manual button adjustment time), alarm clock (set the regular time, the point to issue after the alarm sound). When the keyboard can be school, regularly. Alarm clock using the I / O port level drivers regularly turn passive buzz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ebugging process. Keywords:MCU electronics clock DP-51PROC 目 录 摘 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 概述 5 第二章 方案论证与比较 6 2.1数字时钟方案 6 2.2数码管显示方案 6 2.3闹铃方案…………………………………………………………………………………………6 2.4校准方案7 第三章 系统设计 7 3.1总体设计 7 3.1.1系统说明 7 3.2模块设计 7 3.2.1电源部分 8 3.2.2复位电路 8 3.2.3程序下载接口 8 3.2.4位选部分 9 3.2.5数码管的连接电路 9 3.2.6控制部分 10 3.2.7蜂鸣器驱动电路………………………………………………………………………………………………………….11 第四章 原理 12 4.1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12 4.2工作原理…………………………………………………………………………………………………………………………….…13 4.3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14 4.4软件设计与说明……………………………………………………………………………………………………………………14 第五章 软件设计 15 5.1主程序流程 15 5.2闹铃程序 16 5.3中断程序………………………………………………………………………………………………………………………………..16 第六章 调试过程………………………………………………………………………………………………………………………….23 6.1使用的元件与元件特性………………………………………………………………………………………………………..23 6.2电路连接……………………………………………………………………………………………………………………………….25 6.3使用Keil uVision3编写程序…………………………………………………………………………………………………26 6.4运行程序

文档评论(0)

海纳百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