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束放映 返回总目录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2课时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3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基础落实 聚焦重点 对接高考 限时训练 史论突破 识图读表 知古通今 对接点3:考查知识比较联系归纳能力 对接点1:考查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 对接点4:考查认识评价新史观新情境 对接点2:考查历史起因趋势及影响等 第13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的改善 新时期外交建树 “重返联合国” 返回目录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外交政策的成熟 初期外交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 本课导航 显\隐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第13课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返回目录 初期外交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 本课导航 显\隐 【宏观把握】 一、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末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二、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 返回目录 初期外交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 本课导航 显\隐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点1 I 知识整合 巧记速记夯基础 知识校对 (1)背景: (3)成就: (2)内容:【思维引导】依据教材和教辅史料,完成表格: 美 苏 苏联 二战后, 、 两大阵营对立和斗争。 意 义 内 涵 内 容 一边倒 打扫…请客 另起炉灶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建国第一年,同 等17个国家建交。 见教辅识图读表图1重点把握《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及意义。▼ 不承认…建立…平等 改变…地位…独立自主 清除…取缔…特权 巩固…平等互利外交 坚定站…社会主义阵营 …不致孤立 一边倒 强调:这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基本外交方针,在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体现。 提示: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敌视和封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初期的主要体现就是“一边倒”。 返回目录 初期外交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 本课导航 显\隐 积极同 国家和新兴的 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点1 I 知识整合 巧记速记夯基础 知识校对 邻近 民族独立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知识初探: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教辅易错警示之“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强调: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易错警示:注意五项原则表述顺序及措辞修改点。 ①1953年,周恩来…印度首次提出。 ②1954年,周恩来…印度、缅甸。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 ②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成熟 基本准则 (1)目的: (3)内容: (2)过程: (4)意义: 返回目录 初期外交 外交突破 新时期外交 本课导航 显\隐 II 聚焦重点 解读考纲ABC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熟 史论突破1 【思维引导】阅读教辅材料,简述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史料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意义。 外交部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总理真迹 图片显/隐 点击下一页继续学习 返回目录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