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是人类生命支柱之一,对稳定气候和恢复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安南,2005 一、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态和相关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1)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2)物种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北美红杉 捕蝇草 大麻 微生物 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针叶林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冻原 二、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价值一般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四种类型。 表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价值分类系统 ●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产生的价值约在3万亿美元左右,而整体的生态系统每年经济效益则高达33万亿美元,几乎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相当。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与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也在于造福子孙后代。 三、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例1:哺乳类 正常情况下,每50年灭绝1种哺乳类。 但是,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的哺乳类共灭绝58种,平均每7年灭绝1种。 而在20世纪内则灭绝23种哺乳类,则平均每4年灭绝1种。 例:2 大熊猫 例3:中国脊椎动物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仅脊椎动物已经灭绝的物种就达数十种,如蒙古野马、高鼻羚羊、麋鹿(野生种)、豚鹿、凤头麻鸭、湾鳄等。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生境的破坏(丧失、破碎和退化) 据统计,在中国,每过 1.8秒就有一个孩子出生。 地球陆地表面的40%区域被人类开发作为农业、城市、公路和水库。许多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 2、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 森林资源过度采伐:统计资料表明,人类目前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仍以大约每分钟47ha的速度进行着,照此下去,热带雨林将在50年内消失!!!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许多野生动物因 “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而遭灭顶之灾。 人工生态系统取代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仅仅由单一或少数几个物种组成,如农作物种植、人工造林的品种单一化,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降低,系统内的生物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一种新的病菌或捕食者可能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 环 境 污 染 包括工业的三废排放、农业农药化肥施用、生活污水等环境污染。可导致生物多样性各个水平的丧失, 其中至少包括: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直接毒害,导致生物死亡或繁殖能力降低、种群规模减少等。 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毒害更加严重而难以生存。 环境的污染-导致生境和生态系统破坏,使许多生物丧失了生存环境与生存空间。 外来物种入侵 有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种群迅速蔓延成灾; 有些外来物种可能捕食当地物种,直至灭绝他们,或改变生境致使许多当地物种不能生存; 有的外来物种能够作为病原体使当地物种染病并在种群中传播和流行,最后导致被感染者灭种,严重威胁着本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的丧失。 上述种种被称为外来物种入侵。如入侵我国的植物: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凤眼莲 水葫芦 等。 283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一年“ 吃 掉”1200亿(2004.6.4厦门晚报) 据报道,从2001年12月开始,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单位的组织和协调下,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工作: 入侵种类:本次查明我国有外来入侵物种283种。 入侵来源:最大来源美洲,其他依次为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经济损失:每年经济损失1197.76亿元。其中对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8.59 亿元。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数模计算)每年1000.17亿元。 其中:美洲斑潜蝇、豚草、褐家鼠、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紫茎泽兰造成损失均在10亿元以上。 入侵途径:有意引进占39.6%、无意引进占49.3%、自然入侵仅占3.3%。在入侵的植物中,有一半是作为有用植物引进。 原因分析:缺乏认识。引进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倾向。热衷从国外引种,极大增加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 建立新种群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完善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 公众的作用和积极的参与 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代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