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 掌握光谱鉴别法的鉴别对象和操作方法 2.熟悉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的注意事项 3.掌握色谱鉴别法的鉴别对象和操作方法 4.熟悉色谱鉴别法的注意事项 二、鉴别方法 化学反应鉴别法 光谱鉴别法 色谱鉴别法 生物学鉴别法 第一节 化学鉴别法 一、定义 药物与一定试剂在适当条件下产生颜色、荧光、沉淀或气体而对该药物进行真伪鉴别的方法。 第二节 光谱鉴别法 第三节 色谱鉴别法 2)比较吸光度比值的一致性 维生素B12注射液:λmax:361nm、550nm A361/A550 3.15~3.45 3)比较吸收光谱特性的一致性 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760nm)产生吸收 药物在可见光区若无吸收,但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显色后,能对可见光产生吸收。 (四)应用 二.红外分光光度鉴别法:专属性很强、用于组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原料药 (1)概念:红外光区(2.5~25μm)的吸收光谱 (2)主要依据:标准图谱对照法,主要参数是吸收峰的位置和吸收峰的强度,另外还需分析特征区与指纹区的峰形特点 (3)供试品的制备及测定 (4)注意事项 N-H O-H N-H C C 芳胺 酚 1. 概念 2. 常用的色谱鉴别方法 (1)薄层色谱法:Rf (2)纸色谱法:Rf (3)气相色谱法:tR (4)高效液相色谱法:tR 一、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离检识方法。即将吸附剂均匀地铺在玻璃板上,把欲分析的样品点加到薄层上,然后用合适的溶剂展开而达到分离、鉴定和定量目的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对分离鉴定天然产物成分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在分析化学、药物化学、染料、农药等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操作技术 1、制板 铺板 方法:有干法辅板 软板 和湿法辅板 硬板 。 1 硅胶G板:除另有规定外,取一份硅胶G,加3份纯化水,在研体中研磨均匀成糊状,除去表面的气泡,迅速倾于玻璃板上,振荡均匀,置水平台上室温凉干后,活化,备用。 2 硅胶G-CMC-Na板: 3 氧化铝CMC-Na板:除另有规定外,取1份氧化铝,加3份0.5%~1% CMC-Na水溶液,在研钵中研磨均匀,除去表面的气泡,迅速铺于玻璃板上,振荡均匀,置水平台上室温晾干后,活化,备用。 2、薄层板的活化 将涂铺完成后的薄层板置水平台上室温凉干后: 硅胶板于100~110℃活化30~60分钟,置干燥器中备用。也有的不用活化,铺好阴干后即可使用。 氧化铝薄层板在150~160℃活化4小时,即可得到Ⅲ~Ⅳ活性的薄层板,在200 ℃活化4小时即可得到Ⅱ级活性的薄层板。 3、点样: ①样品溶液配制:将样品溶液配制成1%~2%的乙醇 或丙酮、氯仿 溶液,尽量避免用水,因为水溶液斑点易扩散,且不易挥发除去。 ②确定起始线的位置:在距离薄板一端2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直线作为起始线。 ③点样:少量多次原则。用平口毛细管将样品溶液吸入管内,点在薄板的起始线上,可在一个原点上反复点2~3次,以增加其点样量,每点一次须待溶剂挥干后再点第二次,斑点直径不要大于3mm,若在同一板上点几个样品,每个斑点间距应保持1.5~2cm 。 4、展开 ①展开剂配制 ②饱和10~15min ③展开方式:近水平展开、上行法、下行法,单向展开、双向展开、单向二次展开等。 5、显色 如果斑点有色,可在日光下直接观察;若有荧光可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如果斑点本身无色又无荧光,可喷洒适宜的显色剂,待斑点显色后,计算Rf值。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基本原理 (二)应用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1 色谱柱 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正相:硅胶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填充剂 分子排阻: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 C18硅胶表面 填料直径15nm以下 <2000 >2000 填料直径30nm以上 温度要求:≤40℃ 流动相pH:2~8 2 检测器 1 2 3 4 5 6 3 流动相 甲醇-水 乙腈-水 尽可能少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 2.高效液相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2)分离度(R) 除另有规定外,定量分析时分离度应大于1.5 (3)重复性(R) 连续进样,峰面积,RSD≯2.0% (4)拖尾因子(T) T:0.95~1.05 3.测定方法 (1)内标法 对照品+内标 对照品峰AR 内标物峰As 6min 8min 内标法 : 是色谱分析中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采用内标法 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理想地说,内标 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已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 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2∕T 2382-20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应急规范》.docx VIP
- 消防基层指挥员如何做好初战控火指挥.pptx
- EN IEC 63118-1-2024 用于汽车启动、照明、点火(SLI)应用和辅助用途的12V 锂离⼦⼆次电池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最新版).pdf VIP
- 工程机械焊接结构图.ppt VIP
- 2025年宜昌当阳市招聘工会协理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课件专题四教学课件.pptx VIP
- 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双减课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