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13周阅读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13周阅读训练

201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1-5题。 22分 陆 羽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①,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螟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撰《谈笑》万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已.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羽嗜荼,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絜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鱼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失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卷03 【注】①旁行书:泛指外国文字,本文指佛典。②裴回:留恋徘徊。③接舆;春秋时楚国的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终鲜兄弟 鲜:缺少 B.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 危:端正 C.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 作:劳作 D.呜咽不自胜 胜:克制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使执粪除圬螟以苦之 羽潜以竹画牛背为 B.与皇甫补阙善 命奴子与钱 C.山人不可轻失也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D.兴尽恸哭而返 羽野服絜具而入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陆羽“洁其行”与“秽其迹”的一组是(3分) A.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 B.造妙理,著《茶经》三卷 匿为优人,撰《谈笑》万言 C.师拘之,令剃草莽 署羽伶师,后遁去 D.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 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羽虽然由竟陵的僧人智积养育成人,他却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 B.陆羽虽不愿抄录佛典,他却喜爱张衡的《南都赋》,尽管他不识字也不能阅读。 C.陆羽貌丑结巴,却很善辩,他听到别人的美德, D.御史大夫李季卿召陆羽煮茶交流,陆羽感到很羞愧,著成《毁茶论》一篇。 5 10分 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君 子 究 孔 释 之 名 理 穷 歌 诗 之 丽 则 远 野 孤 岛 通 舟 必 行 鱼 梁 钓 矶 随 意 而 往 夫 越 地 称 山 水 之 乡 辕 门 当 节 钺 之 重 鲍 侯 知 子 爱 子 者 将 解 衣 推 食 岂 徒 尝 镜 水 之 鱼 宿 耶 溪 之 月 而 已! 2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3分) ②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黄 麟 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②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③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④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 “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