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doc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   摘 要 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对慢性肝病的进展、预后和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近20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学检测及其数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血清分子生物学新检测技术等诊断方法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并提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超声波肝脏弹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可能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影像学 血清学标志物 基因组学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3-0024-05   Research status of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TIAN Huajie1**, FENG Qin1, HU Yiyang1,2***(1. Shuguang Hospital Institute of Hepat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pro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iver fibrosis non-invasive diagnosis in recent 20 years wa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clud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limitations of serum marker, serologic diagnostic models, serum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screening of biomarkers based on systems biolog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 liver elasticity imaging detection would b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iver fibrosis; non-invasive diagnosis; imaging; serum biomarkers; genomics   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等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过程[1],主要特征在于肝窦内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2]。现已明确,肝纤维化是可逆的。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方法仍然是肝穿刺后的组织学检查。由于肝组织的活组织检查术是创伤性检查,存在不易被患者接受、有潜在风险、取样局限性可能影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可能存在25%的差异[3])和难以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等问题,因此寻找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肝纤维化无创评估与诊断方法一直是肝纤维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4-5],而其对了解疾病的进展、预后和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及其数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血清分子生物学新检测技术等诊断方法。近年来,以综合多项临床、生化指标为基础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和通过检测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瞬时弹性成像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 TE)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此外,随着宏观基因组学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一部分专家学者也在致力于寻找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新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主要分为间接和直接标志物两大类。间接标志物是指可反映肝损伤及炎症程度的相关指标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